“豫章县的突厥人?他们不是被安排去那里种植南洋水稻吗?怎么居然还搞起了酿酒了?”
生活在大唐的突厥人不少,但是混的比较好的大部分都是在军队里面,经商有名气的,除了长安城的阿义那,李世民还真是没有听说其他。
如今听李宽的口气,这个阿塔图的身家,恐怕一点也不会比阿义那差啊。
“是的!豫章县的水稻连年大丰收,导致稻米的价格不断下滑,豫章县令对此颇为着急。所以当阿塔图表示自己修建一个酿酒作坊可以大量的消耗掉多余的稻米之时,立马就得到了县令曾星的大力支持,甚至他还亲自帮忙联系了一些匠人加入到白云边酿酒作坊呢。要是大唐的每个县令都能像是曾星这样为百姓着想,大唐百姓肯定可以早日步入小康生活。”
虽然曾星扶持阿塔图的做法,间接的损害了楚王府的利益,但是李宽并不觉得曾星的这个做法有什么不妥,甚至还觉得曾星这个县官颇有见识。
“这几年江南道和淮南道的水稻种植推广非常顺利,稻米的价格确实连年下滑,各地的粮仓都已经爆满了。适当的发展一些酿酒业,既能消耗一些富余的稻米,也能从胡人那里把卖羊毛的钱给挣回来,倒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登基十几年来,李世民终于不用再为百姓的肚子操心了。
虽然大唐还是有不少地方有百姓吃不饱饭,但是整体来说,各个州县基本上都不存在粮荒问题了。
在一些产量重地,粮食甚至出现了过多的情况。
稻米这东西,要是就地销售还好,一旦要长距离运输,售价就会变得没有任何优势。
如果天下缺粮,那会有商人去贩卖稻米到各处售卖。
如今这个局面,除了长安等少数城池,大部分地方的粮食,都是本州本县之内调配解决的。
再不济,本道之内也都能够满足大部分百姓的粮食需求。
所以历朝历代不鼓励酿酒的情况,到了贞观十七年,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客官,您尝一尝这个白云边,这可是牧民们最喜欢的美酒;如果您贩卖一批到草原深处,至少可以获得两倍的利润呢。”
伙计也看出来了,眼前的这些人肯定不是过来买酒自己喝的。
不过,伙计什么情况没有碰到过?
他立马就调整了话术。
“宽儿,我觉得这阿塔图的故事颇有传奇性质,你可以安排《大唐日报》重点宣传一下,让大家知道移民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特别是让那些突厥人、薛延陀人知道,他们去到了江南,并不会活不下去。相反的,他们在新的地方反而可能获得人生的巅峰。”
在李宽的影响下,李世民现在也很懂舆论阵线的重要性了。
很显然,宣扬阿塔图的事迹,对朝廷是有好处的。
“掌柜的厉害,这个主意实在是太好了。我觉得不仅可以树立阿塔图这个典型,还可以从江南道的汉人移民中也找几个典型人物出来,让大家充分的意识到‘树挪死,人挪活’的道理。与此同时,也可以让长安城的那些说书人把这些经典编成说书的故事,让更多的普通百姓能够知道这些事迹。”
李宽一点不管岑文本和来济的诧异眼神,拍起了李世民的马屁。
岑文本:难怪陛下越来越喜欢楚王殿下了,这能够办事,会挣钱,说话还好听,谁不喜欢呢?
来济:原本以为自己的火候已经炉火纯青,跟楚王殿下比起来,还是远远不如啊。以后自己一定要继续提高,不需要那么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只要陛下开心,一切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