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太子左庶子,于志宁的未来基本上就跟李治绑在了一起。
虽然于家也是八柱国之后,哪怕是李治运气不好,倒台了,于志宁也能全身而退。
但是于家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的话,还是得跟李治绑的紧一些,这样可以获得的好处才更多。
“那……那我应该怎么做呢?”
李治稍微愣了一下,他没有想到于志宁今天说话居然说的这么直白。
这段时间,于志宁虽然对李治的教诲颇为用心,但是很多话都是点到为止,像是今天这样说的这么直白的,还真是少见。
就像是后世职场上,领导平时都是只跟你说你要努力啊,突然有一天跟你说,你哪怕是偷懒,也得装出一副努力的样子,时不时的加不加班,表示自己很忙的样子。
你是不是会愣一下?
“陛下将青雀葡萄酒赏赐给勋贵重臣,很显然不是简单的施恩,而是想要帮青雀葡萄酒提高格调,提高档次,提高知名度;据说陛下如今每天都会喝上一两杯的青雀葡萄酒,背后暗示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那就是要帮东莱郡王把那个葡萄酒作坊做大做强,让东莱郡王从萎靡之中彻底的走出来。
这么一来,太子殿下你自然要紧跟陛下的脚步,东宫之中,今后除了青雀葡萄酒之外,不再饮用其他的葡萄酒。”
“奔富葡萄酒也不行吗?”
李治很是不舍的问了一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奔富葡萄酒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饮用的酒水,并且还是一喝就喜欢的酒水。
不管是因为这一层意义,还是因为奔富葡萄酒是楚王府出产的,李治的东宫之中,都将奔富葡萄酒作为唯一的饮用酒。
现在于志宁提出要更换,他自然有点不舍。
毕竟,此时的李治还没有经过充分的历练,还算是一个毕竟讲感情的人。
“奔富葡萄酒也不行!老臣知道太子殿下您感激楚王殿下,但是楚王府除了奔富葡萄酒之外,还有大把的产业,不客气的说,奔富葡萄酒的任何变化,都不会对楚王殿下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可是东莱郡王不一样,一旦青雀葡萄酒倒下了,很可能他就会再次的陷入了萎靡不振的境地之中,这绝对不是陛下希望看到的场面。
反正他已经不可能给太子殿下的储君之位带来什么威胁了,倒不如做的大度一点,也能落得一个好名声,在陛下眼中也会有一个好印象。”
李治并不笨,甚至可以说是很聪明。
要不然当初他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学会了李宽搞出来的大部分算学教材,成为观狮山书院首屈一指的算学专家。
如今于志宁把话都说的这么白了,李治自然知道该怎么选择。
“那就按照于师的吩咐,回头我就让人去采办一批青雀葡萄酒,以后东宫之中只会出现青雀葡萄酒的身影。
另外,既然要做,那就干脆做的彻底一下。明天我直接安排东宫属官去到青雀葡萄酒铺子采办一批葡萄酒。
并且我可以接受《大唐日报》写手的采访,把我品鉴了青雀葡萄酒之后的感想说出来,让更多的人通过报纸可以知道东宫在此事上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