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李靖都把二儿子李德奖都安排去天竺捕奴了,这是彻底的要败坏卫国公府的名声啊。
这样都还不能让李世民满意的话,李靖就觉得自己有必要考虑让儿孙去蒲罗中发展了。
事实上,借着李德奖去天竺捕奴的机会,李靖也确实开始安排家中的人员去蒲罗中发展,好歹让卫国公府在蒲罗中有一个落脚之地。
“县丞,事情有那么严重吗?”
老茅被李靖的话给吓了一跳。
这些年,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喝酒。
长安城各家酒铺的酒水,几乎都被他喝遍了。
对于外面发生的各种事情,他还真是比较少去关注。
“未雨绸缪!毕竟我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而陛下这几年也明显变老了。”
李靖的政治嗅觉是非常敏锐的。
李世民的一些些变化,他都能够感受到。
在大唐的将领之中,他也算是最早急流勇退的人。
当初统帅大军灭了东突厥,这是多大的功劳啊,可是他却是不为所动,班师回朝之后就开始闭门谢客。
除了秦琼、程咬金这些老将,其他人一般连卫国公府的大门都进不去。
久而久之,长安城的许多人有时候都忘记大唐还有这么一位军神了。
“听说楚王殿下在倭国难波津和南洋蒲罗中,还有澳洲的永平港,都建设了一座新的城池。特别是蒲罗中,号称南洋第一大城。县呈您要不也去各处看看?”
老茅虽然不关注朝堂上的动向,但是每天的各种报纸却是基本的都会看一看的。
楚王府在海外搞出那么大的动静出来,他不可能一点不知道。
特别是长安城的各个酒楼,里面的说书人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关于海外探险或者海外寻宝的相关故事。
久而久之,长安城里,不管是谁都能说出一点跟海外扯得上关系的故事了。
老茅也不例外。
并且,对于倭国也好。蒲罗中也好,他都挺感兴趣的。
这两个地方对于大唐来说,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海外贸易地点,老茅觉得让自家县丞过去转一转的话,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风险。
天天宅在家中,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会变差。
“你这个主意不错,可以安排去海外走一走。不仅是倭国和蒲罗中,澳洲也可以去看一看,听说永平港那里修建的还是非常漂亮的,还有非常起的的口袋兽呢。”
李靖只是思索了片刻,就同意了老茅的建议。
树挪死,人挪活。
适当的走动一下,对卫国公府来说,也是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