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的两只手哪里抓的过来?
眼看着一阵“淅淅索索”之后,自家的稻田,就变得光秃秃的了。
常宏建想死的心都有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依靠着家里的几十亩地,常宏建就靠这些地来养活自己啊。
“老常,老常,你快回来!”
就在常宏建思考着今年要怎么过才能活下去的时候,自家婆娘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那河东狮吼的模样,整个常家村的人都听到了她的喊叫。
不过,这个时候倒是没有人去嘲笑她。
因为类似的喊叫声,此起彼伏的出现在常家村。
很快的,在地里面干活,在地里面赶蝗虫的村民们,就陆陆续续的回头了村头。
在那里,两名伙计赶着一辆四轮马车,一遍又一遍的跟村民们重复着让人感到奇怪的话。
“晒干的蝗虫,一文钱一斤,有多少我们要多少!今天你们开始抓,按照我们说的方法把蝗虫清洗干净,然后晒干即可!”
“如果大家嫌弃这样处理比较麻烦的话,也有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直接将蝗虫弄死,然后晒干了卖给我们,不过价格就是一文钱两斤。”
“我们今天晚上就留宿在你们村中,明天开始收购!如今的太阳这么大,只要晒一天的时间,基本上就干了六七成了。如果你们想要加快速度,还可以再锅里面烘烤一下,那样可能今晚就可以开始收购了。”
两名伙计你一言我一言的回答着村民们的各种问话。
“真的有多少你们就收购多少?”
常宏建刚开始还以为是碰到了骗子,但是当对方表示他们是长安城楚王府的人的时候,常宏建就不再怀疑。
他们常家村可是有人在长安城打拼,逢年过节回来的时候,可是没有少夸奖过楚王殿下呢。
事实上,整个长安城,受到了楚王府恩惠的匠人,不计其数。
或者说,所有的匠人都因为李宽的愿意,获得了好处。
区别只是好处的大小而已。
“没有错,有多少要多少,要是我们一辆马车装不下,也可以先寄存在你们村子里面。”
这些伙计在出发之前,都是得到过专门的吩咐的。
很快的,当一名最早听到伙计的收购蝗虫的消息的村民,拿着一箱子刚刚从锅里面烘干出来的蝗虫,成功的从伙计手中换到了三文钱的时候,常家村的村民们再无疑问。
“走,抓蝗虫去!”
“我刚刚看到村尾那里飞来了一群蝗虫,现在估计正在吃庄稼呢,正好过去报仇雪恨。”
很快的,村民们纷纷行动了起来。
像是常宏建,更是拖家带口,让刚刚满六岁的儿子都跟着下地抓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