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导致后来老楚王对于高由踪的教育也许就是,朝中这些人黑暗险恶,让他莫要染指,只跟自己一样,安安逸逸的做个清水王爷罢了。
但是从高由踪这小王爷一上位就朝着崇正低头这能屈能伸的“识时务”劲儿,就知道他并不一定心里就像他爹所想的那样,愿意安安逸逸平平淡淡的带着自己的铁帽子王,毕竟这样已然使得整个楚王府都离政治中心是越来越远,
所以说,安逸看得出,高由踪的心中绝对不是表面上看的那样平静如水,想法,还是有那么一点儿的,
只不过碍于老楚王家“要面子不要里子”遗传基因的影响,纵然出了这么一位“识时务者”,对于有些事情,还有那么一点“抹不开面儿”。
也正因为于此,楚王本身还是很想借助夺位之争抱一抱新皇大腿的,
可是话说回来,自己势单力薄,又没有什么像样的军事力量,真舔着脸去站德王或者雍王的队伍也未必能有什么大的分量,万一踩错了地方,搞不好丹书铁券都救不了自己的脑袋,
因而这位比他老爹精明了不知道多少倍的高由踪选择了以不变应万变,
抻!抻的越久,挣得越多!
抻到最后高慈勋和高慈祥来找自己的时候,那身价自然是不一样了。
只不过
这德王比他所预想的来得要快,快到让所有人都还没有看清楚天下形式的时候,就给他抛出了橄榄枝,以至于让高由踪有点不太敢接,
说白了就是对德王缺乏起码的信心,谁知道你高慈勋到底能不能干掉高慈祥?万一输了呢?总别拉我楚王府陪葬才是。
“德王呢,让他来我府中见我吧。”
楚王自己琢磨了半晌,撂下一副叔叔对侄子的嘴脸之后,骑着骏马带着亲兵转身而去......
..............
虽然安逸不敢苟同,但是德王认为,这侄子拜见叔叔,天经地义,
便带着安逸和高慈懿一行三人,入武昌城,直奔楚王府而去,留下孙德璋的大公子,原龙骧卫将军孙之远接任水师提督,暂带长江水师停搁在武昌港内。
“侄儿参见王叔。”
高慈勋跟高慈懿一样,上来就给自己的叔叔行了个大礼,
楚王则面无表情的点点头,然后示意他们在下首分主次落座,只是眼神飘过去的时候,看到了那个之前跟在高慈懿身后,自称是无名小卒的锦衣公子,心中生疑的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