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酌苦笑着讲述,冯枚则静静地听着。
“这四人当时可谓是风华绝代,世间各有四句诗来形容。”朱酌敲了敲桌案,望向冯枚,开口道。
“赵故潇。”
“不知人间几分忧,芳玉佳心抚长箫。”
“张轻寒。”
“鸿雁知秋悄肃栖,平明破颜晓空寒。”
“冯逾。”
“拂蒙焚赋此生惜,心灭善无志不渝。”
“盛端。”
“筑情塑义深沉泪,葬魂藏魄处刃端。”
朱酌朗声道:“散秋,这四句诗,是形容他们四人经历那场巨变后的结果所用。”
……
……
清平十四年,江东,权抄山。
“你可做下决定了?”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捋着胡须,眼睛紧盯自己面前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身着青色长袍、束着发髻、面如冠玉,颇有些书卷气,活脱脱一位读书士子。
“恩师,此番陛下为荣王爷求师,点了弟子与朱师弟,朱师弟虽说年岁略大于我,可毕竟入门在后。按理说,还是应该由弟子奉召前往应天。”
老者缓缓地点了点头,道:“你说得在理。也罢,今年你三十一岁,是该下山历练一番了。”冯逾躬身道:“多谢恩师。”
寇良轻叹一声,道:“既然决定了,明日你便下山吧。”冯逾拱手退出。待冯逾出屋后,寇良将手中的《固国论》轻轻放在了桌案上。
“此去应天,不知凶吉啊。”
摇了摇头,寇良索性不再去想。
“下山喽!”
自冯逾拜入师门以来,这还是他最兴奋的一次下山。空中盘旋翱翔的飞鸟、山间潺潺流淌的小溪、集市讨价还价的人群,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
这些是冯逾在师门中见识不到的。
……
……
清平皇帝端坐在龙椅上,冷笑着望向阶下跪着的大臣。“冯胜昔?好啊,好得很。”清平皇帝捋着胡须,道,“寇良派他前来,是来教导涟儿的?”
时任吏部侍郎的苏寺生出列道:“正是。除冯胜昔以外,赵韵韬也将前来。”清平皇帝点了点头,道:“寇良一年前先把四弟子盛乘风派了山,而张砚栖也已担任荣王府詹事四年了。”
“有此四位大贤相陪,朕也能放心了。”
群臣纷纷躬身道:“恭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清平皇帝起身,大笑道:“众爱卿平身!众爱卿平身!”
两年后,一场巨变将席卷宫廷。
这场巨变摧毁了原本被清平皇帝寄予厚望的荣王安沛涟,也摧毁了这四位风华绝代的贤才。
有的被毁去了**,有的……则被毁去了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