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3年,后金天聪大汗皇太极正式宣布改国号“大金“为“大清“,并将年号“天聪“改为崇德,正式称帝。
皇太极称帝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摆脱明朝藩属国地位,与明朝平起平坐;二是满洲族汉化程度加深,称帝是封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三是皇太极强化中央集权,加强自身权力。
首先,皇太极需要称帝来“正名“:凡事都强调名正言顺。随着女真族汉化程度的加深,原有的大汗称呼已经无法满足后金统治者了。
在我国历史上,“大汗“的称号都是一些诸如匈奴、鲜卑、柔然、蒙古等游牧民族的首领所使用。大汗的地位也明显低于皇帝的称号。
皇太极时期,后金政权经历了逐步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此时的后金上下都急需通过称帝来正式正名,表明后金政权已经不再是大明朝廷所下辖的属国,而是一个与明廷平起平坐的帝国。
其次,称帝是封建化的必然结果:随着后金国家的不断发展,后金政权已经占领了大片原本汉族人世代居住的土地,大量汉族人被后金政权征服并统治。这也使得后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大大加快了。
历史上凡是建立了政权的游牧民族,都积极学习中原的各项制度,其中就包括皇帝制度,因为大汗是推举的,但是皇帝却是继承的,从推举制到世袭制也是游牧民族封建化的必然结果。
最后,称帝有助于皇太极加强中央集权:皇太极即位之初,面临的是后金朝廷内部激烈的斗争,当时皇太极虽有大汗之名,但实际上是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共同议政。
共同议政带有浓厚的女真族原始部落联盟的色彩,然而随着封建化程度的加深,原有的松散的部落联盟制度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条件下后金政权的发展,皇太极为了加上中央集权,废除了与三大贝勒共同面南而坐,改为自己一人面南而坐,正式称帝。
皇太极称帝后,将“汗“的称号作为赏赐分封给了蒙古各部落首领,这也充分说明了皇帝的地位是高于大汗的。
皇太极的称帝,加快了满洲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满族封建化发展。同时也让东亚地区形成了三大帝国的局面。
皇太极不仅改国号为清,同时女真改为满族,刘元昭以此为借口怒斥皇太极不知所谓,僭越称帝。
刘元昭去信给明廷,希望他们能出兵辽东,而华夏军进攻漠南东部蒙古诸部。
明廷经过一番商议,觉得此事他们可以掺和,毕竟孔有德、尚可喜等人叛逃到现在满清,他们必须要做点事情,给满清一个教训。
于是明廷责令傅宗龙派遣兵马北上,皮岛沈世奎水军也跟随行动。
这一次军事行动,刘元昭这边很保密,不过明廷这边真是个四处漏风的地方,京城有于从文镇守,消息没能出北京城,但是,消息在蓟州泄漏了出去。
皇太极知道后,大为惊怒,没想到刘元昭这么快就有动作了,而且还让他十分难受。
宁完我建议道:“皇上,奴才以为,明军最为容易击溃,既然明军与华夏军是分兵而击,我军尚可各个击破。”
鲍承先摇头道:“宁大人,伪帝刘元昭手中有蒙古骑兵,来去如风,必须得提前应对。”
罗绣锦说道:“伪帝刘元昭攻打科尔沁蒙古诸部,这是要剪除大清羽翼,不可不重视啊。”
萨哈廉点头道:“皇上自继位以来,乃至先帝,都处心积虑拉拢科尔沁诸部,绝不能让伪帝刘元昭攻占。”
皇太极皱眉道:“事情是这么说,但是如何应付呢?明军,朕倒是不怕,但是刘元昭的车阵实在是令人烦恼!”
宁完我问道:“皇上,孔有德还没有训练好炮兵吗?”
皇太极点头道:“前几天去看过了,孔有德这几个奴才还算有心,炮兵部队比之以前的要厉害许多了。”
宁完我笑道:“皇上已有炮兵,再加上八旗,那就是如虎添翼,想必刘元昭这次要兵败科尔沁了。”
皇太极听了还是很受用的,他说道:“明军虽然孱弱,但是又不得不重视,这次与刘元昭开战,大清必须全力以赴,到时候盛京防务空虚,影响军心。
皮岛沈世奎虽说不是心腹大患,但是朕原本打算得了空就要灭了他,这次也是个机会。
这样吧,豪格为一路,率领镶黄旗,以及李率泰领汉兵一万跟随。虽然豪格上次出了差错,但是年轻人难免会出错的,朕希望这一次他能不负众望。”
萨哈廉笑道:“肃亲王英勇果敢,才智过人,必定能击溃明军。”
皇太极略微点头道:“刘元昭终究是心腹大患,朕料想他已经集结兵力,不日就会出征,等会朕就会让代善他们集结兵力。
去信给科尔沁等诸部,让他们提前防范,等待我军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