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样,这样一条情报路线算是基本确定下来。不怕花钱,只要能得到情报,打探到明廷的动静。
好半晌,皇太极才放下报纸,若有所思地对一直静静等待的罗绣锦说道:“某越看越觉得明朝的小皇帝不简单,你怎么看?”
罗绣锦是辽阳人,以诸生身份投降后金,为皇太极所重,留在身边听用。
听到皇太极询问,罗绣锦想了想,说道:“贝勒爷未免高看他了,长于深宫妇人之手,又能有何见识?在下以为,这些策划是另有其人。”
皇太极挑了下眉毛,问道:“另有其人?你指的是谁?”
罗绣锦摇了摇头,说道:“在下不知,但自觉猜测无错。”
皇太极沉吟了一下,颌首道:“倒也有些道理。小皇帝登基有两年多了,若真是英明睿智,也不会到现在才显露出来。”
罗绣锦附和道:“贝勒爷说得极是。当务之急,在下以为应先打探出这背后策划之人。”
“抚顺额驸那边已经派人继续刺探,若有结果,某必能知道。”皇太极顿了顿,说道:“现今之形势,于我大金颇为不利呀!”
罗绣锦知道这话是真的,皇太极此举是想证明对他的信任。要知道,广宁虽有挫败,但后金从上到下也并没有觉得有危机之感。
而皇太极从这些报纸上却看出形势不利,罗绣锦也甚是钦佩。
说到底,后金的底子太薄,与庞然大物般的大明对阵,不怕急攻,就怕消耗,还有封锁。
明军摆出现在的架势,虽无近在眼前的压迫,但时间越长,越能显出效果。但后金能意识到危机,并急着思索对策的,却并不多。
罗绣锦思索半晌,说道:“在下以为,可行离间计,将熊廷弼调离辽东;其次,对毛文龙所部加强打击,以解后顾之忧。”
皇太极微微一笑,说道:“此计与某正相合。只不过,若要成功,恐要耗些时日。况且,熊廷弼似乎颇得小皇帝信重,离间计成与不成,亦在两可之间。”
“三人成虎。”罗绣锦说道:“何况熊廷弼脾气火爆,不甘谦恭下人,朝堂舆论对他并不推许。”
“朝堂啊——”皇太极眯了下眼睛,因为不太了解情况,也不敢轻下结论。
正在此时,亲卫进来禀报,二贝勒阿敏所派信使送来急报。
皇太极皱了皱眉,有不祥之感,命亲卫把信使带进来。
“围攻旅顺堡受挫,斋桑古阵亡……”听了信使的讲述,皇太极颇为震惊,急问道:“踞守旅顺堡的敌人有多少兵力?”
信使单膝跪地,答道:“据二贝勒判断,约有五六千人。”
皇太极觉得这与自己的猜测差不多,旅顺堡不大,也就能驻守这些兵力。
可二贝勒阿敏所率领的部队足有一万多,怎么会攻打不下,还要派人向外求援呢?
“那二贝勒所率人马,损失了多少?”皇太极沉声问道。
“回贝勒爷,我军三次进攻,伤亡超三千。”信使有些丧气地垂下头,“二贝勒要把守南关的人马调来攻城,和硕贝勒认为要保证后路,加以劝阻,又命小人前来请八贝勒派兵驻防南关。”
皇太极点了点头,说道:“后路要确保无虞,和硕贝勒此议实是稳妥。”
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起来吧,把战事的经过详细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