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幸存者们来说,元丰七年发生了很多事。
最明显的是原本21人的队伍,现在只剩下8个。
不过,在元丰七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林建国还是摆了11人的碗筷---他将当了私曲的司成、范天宇和景成金都算在内。
“他们没回家,不是没有家。”林老一直坚持这种说法。
大年三十没有什么气氛,反而是前几天冬至和立春,燕西村轮番有社戏、祭祖、游菩萨等等活动,着实热闹了一番。据说,过一段时间的元宵也会热闹非凡。唯独这个大年三十,燕西村没什么大动静,最起码洪氏宗祠那边就没点烛放炮。
当然,也不能说他们不重视过年,只是对比幸存者们以前的过年氛围,现在这个年过的有些沉闷罢了。
翻过三十,便是元丰八年。
大年初一,一大早,林耀先就出了门,说是去给先生拜年,还提了一吊钱说是给先生买年礼。
林建国也和李化羽去了洪老七家,杨敬元和赵暄去了醴侯别院---据说陈管事将婆娘孩子接到这边来过年了,作为佃户,不去拜访一下不合适。李胤则是一大早就去渔场,争取搞几筐鱼虾给他们当年礼。
王易和郑晓岚在家收拾乡邻送来的年节礼物,虽然都是些针头线脑、冬储腊肉之类的小物件,但也代表了一份心意。
而这些,也是王易他们最喜欢的礼物。毕竟,这代表了一种认同,一种归属。
归纳整理一番,共有二十一家乡邻送来的年礼,除了洪老七和高家的,剩下都是茅屋周围和村东头的乡邻。
“这是村东莫家的鹿肉,这是槐树下洪老根家的两封针线,这是荒山边老胡家的半斤白面……”郑晓岚一边整理一边报给王易。
王易则在一沓粗糙的草纸上用炭笔认真记下。
这沓草纸的质量简直比现代的厕纸都要差劲,可也花了八十文钱才买来一刀。
原本林老将草纸给林耀先练字,可在茅坑发现有草纸出现后,他就再也没给过林耀先,反而交给王易使用---这败家的玩意儿居然真拿这么贵的纸来擦屁股!
林老问过洪老七,这些年礼要记下,等过了初五就可以一家家给人还礼。
“这是高家送的两卷棉布。”郑晓岚说到这里,忽然停了,用忽闪忽闪的眼睛看着王易。
王易听她不说话,便停笔抬头,奇道:“没了?”
郑晓岚不说话,只是笑。
王易放下笔,也笑着道:“李家姑,你想给羽哥做棉布衣的事我们不是答应了吗,干嘛还这么看着我?”
李家姑是这里对出嫁后妇人的惯常叫法,郑晓岚现在出门,邻里也是这么唤她。不过王易他们一般都“晓岚”“岚姐”的称呼,现在叫李家姑,明显就是调侃。
郑晓岚一点不介意这个称谓,反而笑道:“易哥儿,你啥时候把那高家丫头变成王家姑啊?”
王易脸腾地红了,低下头拿起笔:“说啥呢,人家翻过年虚岁才十六。”
郑晓岚将棉布放回柜子里,笑道:“你别跟我说你不知道,这时代的小娘子,十三四嫁人的都有,十五六再不婚嫁官上都要派媒官过问的……别怪我没告诉你,村东老蔡家可是有想法跟高家攀亲,准备过了元宵就让官上的媒婆吴家姑去问问……你再拿以前学校泡妞的那一套,就真的只能当那个‘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崔护了。”
王易蹭一下跳了起来:“真的假的?”
“当然真的,我还能骗自家兄弟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