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走到炭火边,将那封信件点燃后,庆帝思索着什么,转身对一边侍奉的候公公问道。
“你说,这范建和那大宗师之间难不成,真的有什么交易存在?”
“奴婢不知晓!”
“你呀,就只会说这一句话!”
坐下后的庆帝,回想着信件中的内容。心中已然不明白,这位消失多年的大宗师。在这么多年中,到底是经历了些什么。
从探子传来的消息,怎么这位大宗师全然没有了自己的风度。在探子眼中,甚至看上去有那么几分市井之徒的无赖模样。根本看不出,当年那一人与监察院陈萍萍对峙的风度。
可在一石居面前,这位大宗师又以一人之力横压郭府中的郭保坤。
难不成,这只是在对郭保坤一人发怒么?
还是说,这大宗师知晓,是谁站在郭保坤的身后,此举是为了震慑那些藏在郭保坤身后的势力才如此做的么?
若真是初次,那为何这大宗师进京都这么久。自己动手,去找的只有一位二皇子。
二皇子怎么说都和郭保坤,扯不上半分的关系。到底这大宗师如此做,是为了什么?
想不通,庆帝怎么也想不通。这位大宗师,一会介入范闲与林婉儿的婚事,一会又亲自去警告二皇子,一会又当街吓唬太子的人郭保坤,一会又与那范家的小女范若若。这一件件事过后,这大宗师似乎将整个京都中的人都惹了一遍。
其实,自从陈启明一进京都。庆帝便在他身边,安放了无数个探子。
而那范府中的探子,也增加了许多。
陈启明在京都中的一举一动,都随时上报到庆帝的耳中。
若是问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原因只不过庆帝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大宗师依旧畏惧。他不知道,陈启明到底知不知道当年发生的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如果陈启明知道真相,并把这个真相交给了曾经与太平别院中的那个人。关系莫切的人,比如说什么范建、陈萍萍或者他将此事直接告诉范闲。那么,陈启明就如同直接将庆帝所布置好的棋局直接掀翻了。
庆帝忍受不了这件事情的发生,因此他必须要知道从前慢的一举一动。
什么时候和什么人接触过,说过什么话。要是不能知道,说过什么话,那必须要知晓那些人和陈启明谈话后做过什么。
只有将陈启明全部握在手中,庆帝才能让自己想做的事情继续做下去。
可是,陈启明到现在庆帝都没看出这人到底是在做什么。
感觉这人什么都牵扯一点,而却没直接做那些他应该做的事。庆帝也曾怀疑过,是不是自己的探子被陈启明发现了。或者说,陈启明难不成知晓了自己在监视他。
所以到现在,都没露出一点点马脚。
庆帝绝对不相信,这消失了那么多年的大宗师在这个时候回到京都。又是和范闲,一起从澹州回来。说这位大宗师,心中没有半分自己的目的。庆帝不会信,也不能这么想。
若真是如此,那这陈启明在如此状况下怎么去做他回到京都想做的事。
想到这,庆帝忽然想起。那探子,才从范府中传来的消息。
好,你陈启明不是想,介入范闲和林父私生女之间的事情么?不是想代替范闲,求娶林婉儿么?不是跟范建说,想归入南庆但没有一个依据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