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镇守街区的,当然不可能是李慢侯的士兵,他那些士兵多金贵。真正能做到协作守城的,其实就两千人,是两百个步兵都,骑兵更多的是练习野战,最后也进行过守城的强化训练,关键时候他们也得上。
但扬州乡兵就难堪大用,晏孝广的任性,让他们的训练时断时续,李慢侯训练过一段时间,姚端训练过一段时间,最后两人都跟晏孝广闹了矛盾,训练水平很差。如果今天是他们守城,且不说有没有坚守的勇气,即便死战不退,金军也早就登上了城头。
晏孝广很快就上了城楼。
“老岳丈。我管你借几个人!”
“贤胥尽管开口。”
“你把扬州掌刑的刀笔吏给我调来。今天国法可能要杀人!”
宋朝的国法,当然就是《宋刑统》,这部律法,包罗万象,连军法都包含在内。现在已经临战,军法已经被推倒了最高惩处等级,许多违规,都要杀头!
晏孝广眉头一皱,心里发寒,叹了口气,他知道这都是难以避免。
而且听了李慢侯的解释,知道可能多半要杀他的兵。他一边将刀笔吏调给李慢侯,一边在城内到处奔走,告诉各个乡兵,国法森严,不敢触犯。以前有的那些毛病,今日一定要收一收。
直到下午,金兵的第二波攻势才再次展开。他们也就伤亡了不到百人,还远没有到该放弃的时候。
可攻击的方式基本没变,也没法改变,他们是长途奔袭,粮草都要劫掠,太专业化的攻城器具,他们当然拥有,可大型器械,对交通依赖很大,金军高速机动,还做不到随军携带专业工匠的程度。之前也就是在围攻开封的时候,他们使用了大量攻城器械,因为那时候可以通过黄河运输。但现在他们长途奔袭而来,运河沿线的城市都没怎么控制,就只能打造飞梯这种简单工具,连云梯都造不出来。
工具没法改变,可人是可以调整的。
因此第二波攻势,不但人数大幅度增加,而且调上了更精锐的部队。
李慢侯看着金军,他们纵马飞奔到护城河旁,然后将一袋袋泥土扔进河里,接着快速逃开。上千人如此反复,牺牲了几百匹战马之后,填平了三段可以通过的平地,这意味着他们这波进攻,依然只有三处。他们不需要多点开花,这反倒让李慢侯放下心来,其实他怕的不是金军的重点强攻,怕的反而是对方全面进攻,因为兵力对比上,自己不占优势。哪怕己方人多,可真正能用的,就那五千人。
只是金兵不知道这一点,他们从来都是以少胜多,习惯了重点进攻,突然改一种方式,不是他们最擅长的。
三处金军进攻,三处宋军守城,一如之前。
但是城下压制的金军数量更多,而且射手射出的弓箭威力更大。
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