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宋耻 > 第三百二十七节 国族(1)

第三百二十七节 国族(1)(3 / 3)

总共十六座地方州,起的名字很有意思,分别是幽州、顺州、儒州、檀州、蓟州、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妫州、武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云州。

显然用燕云十六州来命名,是带有政治意义的。一方面向燕王暗示,大辽对燕云已经没有野心,另一方面,类似于东晋的乔郡制度,用来安抚这些来自燕云的汉儿。也继续吸引燕云豪族归附。每一个地方州,都是科举出身的文官管辖,向大辽朝廷直接负责。设立枢密院等南面官机构,不但管理这些新设立的州,连之前设立的头下军州都纳入了地方州管辖。

这些新设立的州,有的州人口还很少,甚至少过头下军州。依然只能依靠燕云豪族帮他招纳人口,耶律大石寄希望于这些豪族能帮他恢复过去燕云十六州的盛况。

这些在商道和大河畔排列的地方州,还能起到震慑附属国家和部落的作用。而且将汉人固定在一处处战略要地,契丹人将沿着这些城市迁徙,跟汉儿通婚,将汉儿和契丹融合成大辽国族。

这是耶律大石这几年不断改善创设的制度,跟四季奈钵同时完善,而且意义很可能比四季奈钵更大。单靠契丹人的自然繁衍,基本上很难超过女真等大部,但跟汉儿结合,将大大弥补人力部族。

契丹族只有十二万帐,四十万口,汉儿有二十万户,六十万口,加在一起,就是一个百万人口的大部。

人口意味着兵源,汉儿也不仅仅是步兵,燕云汉儿大多都是半耕半牧,尤其是这些大难之后依然选择投靠大辽的汉儿,许多人在辽东当过奴隶,许多人都打过仗,当过流寇,骑马打仗的本事一点不差。

下一代人跟契丹杂居在虎思翰耳朵已经十年之久,许多人的习性跟契丹人无异,骑马飞奔不输给契丹人。而且大石也看到燕云那种骑马步兵的优势,恰好燕云步兵装备的战马,就是撒马尔干一带出产的大宛马,他手里多的是,征燕云汉儿做骑马步兵,跟契丹骑兵配合。让大石现在可以动员起二十万人以上的大军,足以震慑女真和漠北大部。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