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徵问他要银子,说实话,他真没有,两年三百万,是他最大的能力。
但是这不代表朱由检不会开源,事实上,他一直在等待着西山煤局传来好消息。
西山煤局经过了一年的改建,扩容加固,已经成为了稳定的煤场,经过时间的证明,这种改造,是利国利民的,是有利于江山社稷的,除了把持这些煤矿的勋戚和明公们受损失,百利而无一害!
至于叫耿如杞,自然是让他配合王徵、涂文辅以及计司的毕自严,统筹安排山西诸煤田收归国有,建立官营矿场等事物。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山西煤局和西山煤局。”朱由检送走了耿如杞和王徵之后,不禁连连摇头,前后一个颠倒,岂止是十倍百倍上的收入提高?
“发财!发财!朕要发财了!”朱由检美滋滋的自言自语着。
朱由检想的很美,但其实他真的想错了,整个山西的煤炭焦的消耗,顶多是京师的两到三倍,但是投入却是数十倍之上。
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北京是一个高度城镇化的城市,仰仗煤炭的地方很多,西山煤局完全是成熟的产业,只需稍加整顿就可以投入使用。
但是山西的情况则大不相同。
不是简单的规模提升就可以大规模提升财政收入。
若是如此简单,毕自严早就哭着喊着要万岁爷四处撒煤局了。
京师和京师之外,大不同。
甚至可以说在五年之内,这件事,大抵上是费力不讨好的事。
可能因为收归国有,官营煤田的过程中,还可能需要加大山西布政司的留存,来投资煤田的矿洞的加固和设备上的投入。
王徵是技术官僚,而徐应元是内侍,他们都是在官场上厮混已久之人,自然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若非有科研上的重大突破,否则此事难成。
尤其是耿如杞之前一直深陷大西王的舆论困扰之中,不堪其扰,更不敢主动提及此事。
好在,眼下有了粗氨水的出现,大力推广煤局之事,就不是在空中楼阁,水中捞月之事了。
田秀英沐浴之后,就去休息了,朱由检处理了一大堆的公文,其中一件事引起了他的注意,确切的说,是黄立极说了一件小事。
紫金阁承担了邸报、日报、晨报的发刊工作,确切的说从供稿、审核、刊印、发售的一条龙的工作。本来邸报等工作进行的十分顺利,但是最近却遇到了麻烦事。
那就是京中有人擅自刊印邸报,并传阅天下悉闻,而且是地方的水马驿出现了问题,邸报被更换,多数都是在各地的水马驿发生。
有人不想让皇帝的口舌,紫金阁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