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渣甸作为大商人,从事的又是生孩子没**贸易,当赚钱的行当被人给掐断了,要他善罢甘休自然是不可能的。
对于商人来说,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那么他们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他们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
而威廉·渣甸当时做的一件事,就是联合数百名从事与清王朝贸易的英国商人,说动英国高层用大炮打开清王朝大门。
正是因为以威廉·渣甸为首的一众英国商人从中游走说动,才有了后来鸦^片战争的发生。
即使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不再威廉·渣甸身上、但其导火索,绝对离不开威廉·渣甸。
就好像一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一样,一次暗杀就掀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序幕,虽然世界大战的主因不再暗杀上面,但是少了这个导火索,最终会不会有第一次大战也不好说。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前,英国与清王朝之间的贸易,一直是由东印度公司主导负责,很多英国商人想要与清王朝进行贸易,最后都绕不来东印度公司。
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英国结束了东印度公司对清王朝的贸易专营权,威廉·渣甸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抓住机会,将怡和洋行从东印度公司的主要代理商变成了亚洲最大的英国洋行。
我们所知道的洋行‘大班’,这‘大班’两个字,最早出现在怡和洋行威廉·渣甸这位创始人身上。
早期西方国家与清王朝的贸易,主要集中在茶叶、丝绸和鸭^片上面,清王朝向西方输出茶叶和丝绸,赚取西方大量白银,而西方为了弥补贸易逆差,则向清王朝输出鸭^片。
早期很多洋行跟清王朝贸易,大多从事的都是鸭^片生意,威廉·渣甸的原始资本,也是从这上面来的。
也就是说,怡和这家洋行,它的原始资本也是血淋淋的,每一个毛孔,从里到外都是肮脏的。
事实上,创立怡和的威廉·渣甸。
他自己最终也是一无所有,用咱们的话说,**裸的来,**裸的去。
因为威廉·渣甸去世时,仍旧是单身,儿子女儿孙子啥的,一个都没有,所以怡和洋行最终便宜了他的一众侄子和马地臣家族。
在二十世纪初,随着马地臣家族退出,凯瑟克家族这个不知道跟怡和创始人威廉·渣甸隔了多少代血缘关系的亲戚,正式接掌了怡和洋行的大权。
虽然怡和内部股东很多都是亲戚,但是在金钱面前,亲情什么的都是虚的,更何况大家都不知道隔了多少代了,一旦亨利.凯瑟克让怡和元气大伤,那么权利移交是必然的。
况且,怡和经过这么多年的传承,现在怡和的很多股东,与凯瑟克家族几乎没有多少关系,凯瑟克家族现在只是怡和的大股东,加上几代人威望积累,所以才能一直把持怡和的大权。
但是威望这种东西很虚,一旦没了,那么也就没啥作用了。
所以,最终看的还是大家手上持有的股份。
资本的世界,你威望再大,也干不过金钱。
所以,对于怡和集团旗下最重要的两大核心企业,怡和洋行跟置地公司,亨利.凯瑟克不敢放手,也不能放手,哪怕再大的代价,他也要将其保住,不容有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