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朱由校也算看出来了,孙承宗这就是在打埋伏。只不过无所谓,他对孙承宗的军事素养还是认可的,至少孙承宗练兵练得好。
别的不说,很多人都说孙承宗在辽东的时候消耗了太多的银钱,他的整体策略是有问题的。
可是真到了大明朝,朱由校才明白,孙承宗不是没有其他的办法,但是其他的办法行不通。
大明朝的卫所制已经彻底糜烂了,如果在旧有的军队上进行改革,难度非常大;甚至是辽东也一样。
辽东的军队不想替朝廷打仗,这一点朱由校知道的很清楚。
首先朝廷没有钱给辽东的军队,他们每年作战都要自己种地;另外,他们战死了朝廷的抚恤不到位,杀敌给他们的奖赏也不够,当兵的自然不愿意给你卖命。
辽东战心不高,没有精兵,那怎么办?
那就只能是修城筑寨死守,只要钱足够多,就可以把城寨可劲儿的往前修,一点一点的蚕食。
这样的好处非常多,除了花钱多一点。再说其实也没有花多少,按照大明朝的开销,每年在辽东不过烧掉800万两。
对于这么大的国家来说,烧800万两也算钱?
如果是正常的税收,正常的朝廷开支一年烧2000万两也烧得起。
说到底大明朝就是没有钱,有钱什么都好办。
不算其他,算一算乾隆时期大清的税收就知道了。
在乾隆时期,清朝一年的财政收在5000来万两白银上下,粮食达到了1300万,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收入。可是大明呢?
按道理来说,大明朝的经济可是比大清要发达的,但是赋税却差了这么多。
辽东烧了那么一点点钱,就把这个国家给烧垮了。
各地的天灾**虽然很多,但是财富也不少,就是国家没钱穷的要死。
所以朱由校根本不着急去解决其他的问题,他只是想解决内部问题。只要把钱收上来了,其他的全都不重要。
原因非常的简单,有了钱什么都办的成;没有钱什么都办不成。
所以朱由校也不着急,他想要先调整好朝堂,得到一支能用的队伍,至少不是混日子的。
在达到这个目的之后,朱由校就可以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应该在明年就可以实现。
现在孙承宗提到彻查京营这件事情,显然他也是有想法了。自从礼部、户部开始做事之后,徐光启他们的权力扩张得很快。
事实上,朱由校一直在放纵或者是支持徐光启他们这么做,让中央来收权力。
其实也很简单,只有中央有了权力之后,朱由校才能够把权力收到自己的手里面来。
现在孙承宗显然坐不住了,他也想这么做。
朱由校也明白了,孙承宗为什么问自己革新的问题。
“既然先生想做,那就做吧!”朱由校笑着说道。
“朕会让英国公张维贤配合先生。”朱由校提到了英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