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兵部阻力的问题,自然也就没有了。连做主的官员都没有了,你指望谁来出头?
兵部其他的官员?他们够资格吗?
无论是兵部左侍郎还是兵部右侍郎,这个时候都只有听话的份。
陛下这一招可以说是如杨羚挂角,无迹可寻,简直是秒到了毫颠。
一旦兵部没有了尚书,自然也就是一盘散沙。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短时间内陛下恐怕不会任命兵部尚书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孙承宗的身上。
现在如果说有什么转圜的余地的话,那就是孙承宗不接旨。
可是所有人都知道,不接这份圣旨是什么后果,恐怕孙承宗会把陛下得罪地死死的。
有人不禁打了一个冷战。恐怕这也是陛下的一种算计吧。
如果孙承宗不接圣旨,陛下恐怕就会用这个罪名把他打发走,而不会牵扯到兵部和参谋处的身上。
如果孙承宗接了圣旨,那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臣谢恩领旨。”孙承宗神色郑重的说道,伸出双手将圣旨接了过来。
在场的人之中,有人顿时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心里面也在盘算着是不是散播点谣言,打击一下孙承宗的名声。
不过想想也就算了,因为不值得。朝中的大佬都知道,只要陛下信任自己,自己的手中握着权力,损失些许名声算不得什么。
何况这个时候陛下肯定盯着这件事情,谁先露头搞事肯定就会被陛下收拾。为了损害孙承宗的一点名声,回头反倒把自己搭上,实在是得不偿失。
“恭喜孙阁老了。”陈洪笑着拱了拱手说道:“咱家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送陈公公。”孙承宗也不挽留,一边笑着说着,一边做了个请的手势,把陈洪送了出去。
等到陈洪离开之后,孙承宗的笑容收了起来,也不管在场的人的恭维与贺喜,直接带着圣旨回他的值班房去了。
孙承宗需要回去好好的想一想,琢磨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做。到了参谋处之后,他该是什么样的立场?
孙承宗回去思考了,内阁之中的其他人也在思考。
同时,消息也很快传出了内阁,传遍了京城,官场上下也全都知道了孙承宗升任参谋大臣之事。
一时之间,可以说是舆论纷纷,在文官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原本大家还关注的参谋处爵位改革的事情,如今孙承宗被任命为参谋大臣这件事情一出来之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
原因也很简单,孙承宗调任参谋处,那么就要卸任兵部尚书,也要卸任内阁大学士的职位。这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朝堂上一下子空出了两个高官职位,一个是兵部尚书之位,一个是内阁大学士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