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部落表面上对咱们俯首称臣,暗地里却是高句丽的兵源地,前朝中原隋室就曾经发兵攻打高句丽,实际上他们占据东北之地,退可固守城池,进可兵峰直指我中原大地,对我中原大地可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
你若是去往这里,可要万分小心,前朝的时候,杨广皇帝动员几十万大军都没有打赢过,两地乃是世仇,若是没有必要孩子你就别去这里了。”
李钰非常认真的听着老年人的建议,频繁点头,可是从后世带来的记忆和各种先进思想,武器的支持,叫李钰在尉迟良看来满满的全是年轻气盛;
“多谢叔父告知,不过一个高句丽罢啦,想要困住我那是天方夜谭!”
不等李钰说完尉迟良就拍案而起;
“你嚣张个什么?当初杨广就是和你现在一模一样的年轻气盛,一模一样的不服输,总想着高句丽不过如此,可是事实上却连吃败仗,最后把一个好好的国给弄毁掉了,你就带着一万多军,再厉害能顶得上以往的几十万大军?”
“额叔父息怒,侄子知道了,会记在心里的,叔父您说的都是往北和东北,还没说往南如何呢,要不叔父您给侄子说道说道南边的事情吧,听说南边的草原上黄羊更多,抓都抓不完的。”
对于李钰个活宝,朝廷里这些老将军们是很难发火的,这家伙就是个滚刀肉,却又精明无比,对所有老前辈都是孝敬有加,还带着这些新朝的穷贵人们走丝绸之路,如今都是身家丰厚的门户了,所以李钰总是四两拨千斤,三下五去二就能把这些臭脾气的老将军们哄的没有了脾气……
“嗯,你说的没错,南边的吐蕃国内确实有数不尽的野羊,可是这里麻烦同样不小啊。”
李钰也跟着点头,仿佛自己也是久经阵战熟悉四方风云的老资格一样!
“确实麻烦,世人都只看到突厥蛮子扰乱边疆,杀害汉人,却不知吐蕃也是我中原大地的一个很大的威胁,吐蕃不除,中原大地永无宁日,还有那高句丽也是如此,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个道理侄子我是明白的,且高句丽雄居东北,借天然地势,若是具北面南冲杀,早晚要成心腹大患,且侄子也敢确定,高句丽不灭,迟早要从东北打过来的。
除了这些还有东突厥的隐患存在,虽说分解后的东突厥不敌西突厥强大,但是东突厥却捏着中原大地前往西边的咽喉要地,现在臣服我朝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等到咱们灭了西突厥之后,东突厥就算除掉了心腹大患,
再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就是我朝最恶心的事情了,所以东突厥同样不可小看,更有吐谷浑,九姓铁勒,这些小部落的存在,也是麻烦,真要大安必须灭杀这些部落,永久性的灭杀他们,把他们打零散,彻底打怕,打服气,打的他们永生永世不敢乱动才是王道!不知诸位叔父以为然否?”
李钰皱着眉头仔细分析周边局势,可把一群将军们听得目瞪口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天下最大的无赖泼皮,竟然对大势看的如此透彻,对周边局势竟然了如指掌到这个地步,更想不到这无赖县公的想法是如此正经。
尉迟良瞪着眼睛看了李钰许久,这才放松了一口气;
“你想的都是朝廷重臣我们这些大将军们考量一辈子的事情,也是皇帝陛下一直考虑的重点。
可是陛下却没有像你这般沉不住气,张嘴就要灭杀这个,打杀那个的,还好你是陛下的义子,你若是陛下的嫡亲大子,还真不敢叫你上来的,否则你就是下一个杨广了,还好还好!”
面对这样一个好战分子,尉迟良从李钰的亲情当面,和将来出仕为官做个大将军方面都是很赞同的,可是从朝廷的角度出发,尉迟良对李钰可是很不感冒的,穷兵黩武历朝历代都是大忌讳,杨广就是最惨的前车之鉴了!
“哈哈哈哈哈,叔父您想多了,明年我的孝期就要满了,届时我也要出仕为官的,当然会选择武将阵营,所以我得提前做好准备,要不然将来当了将军却一无所知,平白惹人见笑,至于方才说的那些不过就是纸上谈兵,没有多大的实际用处,权当一笑耳。”
尉迟良抽动了几下鼻子,不以为意的呛了几句;
“你也不要把叔父当成傻子,叔父知道你心里是要有大作为的,且傻子都看出来了你在兵事上的能耐,还没出来当官,就对兵事上贡献良多,大家都猜测到了,你成长起来后,恐怕……呵呵……二李都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