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请翻页)
撤,在他们身后,一列一列的枪兵开始往前压。
这些士兵手里的长枪,每一杆的长度都有一丈左右。
长枪兵组成严密的防御阵列,这是对付轻骑兵冲阵的不二利器。
如密林一般的枪阵成型,所有长枪都斜指向外。
宋德经当然知道这一战的重要,所以发了狠,只顾带着骑兵发力向前。
其实说起来,这一战,才是代表着冀州军最高战力的李叱宁军,和代表着大楚府兵战力的宇文尚云所部,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正面交锋。
要说对彼此的了解,宁军对楚军的了解看起来应该更少一些。
毕竟宇文尚云曾经在冀州住过几个月的时间,对于宁军的训练颇为熟悉。
但实际上,宁军对于楚军作战的方式,了如指掌。
大楚立国至今数百年,楚军训练的方式一直沿用。
而最初的时候,李叱训练宁军战阵,用的就是大楚府兵的训练方式。
后来唐匹敌改进楚军府兵训练,让宁军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战术。
宋德经看到三轮箭雨,以为要冲撞的是宁军箭阵。
等轻骑兵快要到近前的时候才发现,那是枪阵。
噗噗噗噗......
声音不绝于耳。
骑兵冲过来,瞬间就被四五杆长枪戳死。
马蹄踏在前边的宁军士兵身上,也将宁军士兵撞翻。
双方队伍刚一接触的瞬间,宁军枪阵最前边两三排,被撞的七零八落。
然而损失只在此时,前边几排给撞开后,楚军的骑兵队伍就被挡了下来。
没有了速度,又在马背上,他们的横刀还比宁军长枪短的多。
这些马背上的骑士,就是枪兵的靶子。
那一杆一杆长枪戳过去,楚军士兵一个一个被戳落下马。
枪头戳进人肉里的那种感觉,那种视觉上的冲击,普通人看到了一定会吓得瑟瑟发抖。
有新兵在刚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并不知道为什么枪头下边会有一簇红缨。
老兵告诉他真相的时候,这新兵仔细一想,脑海里出现了画面,于是吓得哆嗦了一下。
枪头戳进人的身体里,如果没有红缨堵着的话血液就会喷涌,枪杆上都是血,手就会变得滑腻,无法握紧。
那红缨可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是为了堵血。
很多士兵还没有落马其实就死了,每个人身上都不止中了一枪。
后边的楚军队伍被挡下来,没有了速度上的优势,骑兵变的毫无还手之力。
停下来的骑兵在枪兵面前,只有悲哀。
可是宋德经发了狠,就不下令后撤,急于将宁军堵死在这。
所以大批精锐轻骑只好下马步战,然而步战也改变不了什么,因为他们的武器短。
这种兵线和兵线对撞在一处的厮杀,最为惨烈,血液泼洒中,很快这激战之处的土地都变泥泞起来。
“报!”
城门口,有士兵朝着唐匹敌大声喊道:“后军被楚军攻击,是否要抽调兵力回援?”
唐匹敌回头看了一眼,却并没有去管李叱挡不挡得住,也根本没有分兵往后军支援的打算。
“吹角,向城内进五十步!”
唐匹敌一声令下。
号角声响起来,城墙上的旗手连忙挥舞令旗,城外的宁军弓箭手随即停止抛射。
宁军开始往前挤压,每一步,都有数不清的人倒下,地面上铺满了尸体,宁军的和楚军的交织在一起。
高楼上,宇文尚云看到宁军突然开始反击,立刻就明白过来。
“下令猛攻,宋德经已经带着队伍回来了,宁军城内扩充阵地,是为了给他们的后军腾出来地方。”
随着楚军的号角声响起,从每一条街道上都好像洪流一样涌来的楚军士兵,再次发狠
(本章未完,请翻页)
。
“有战鼓声!”
忽然有人喊了一声。
宇文尚云侧耳倾听,隐隐约约的听到城外确实传来一阵阵整齐的战鼓声音。
可是这不可能,他的队伍从城南急速调过来围堵宁军,怎么可能会带着战鼓。
因为那不是战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