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易恩从杨易健口中确定了取消比武的消息,也就不准备呆在长安,找到正在与师兄弟们切磋剑法的岳易华。
“小华,你是在长安玩几天,还是跟我一起回山?”
岳易华虽已经二十二了,但张易恩从小把他带大的,就觉得他还是小孩,长安到太华不过几刻钟的路程,也不太放心,能带着就带着。
岳易华见没太华弟子的比武,也没什么兴致看其他各派的比武切磋——上场比试的高手,也没几个实力能赶上他——看了收获也不大。
想起父亲让自己转修太华仙典,还有那剑灵之气也要时刻关注着,遂跟张易恩一起回了太华山。
张易恩把岳易华送回有所不为轩,想着跟姑姑问个好,可惜宁中则不在,遂与岳易华道别,转去了太华堂。
林易华外出长安负责盟约的谈判事宜,太华堂的事务就落在了张易恩的头上,这两天外出长安,累积的事项不少。
加上随着盟约签订越来越明朗,太华教势力范围基本确定,太华教管理架构的调整,也提上了日程。
这件事,被岳不群安排在他张易恩身上。
太华堂提升为太华殿,将搬迁到长安秦王府,负责太华地界所有城镇、民众的管理。
林易华已经基本确定升任太华殿殿主之职。
太华殿下设‘阁’,至于设置多少‘阁’,每阁负责哪些事务,人员设计几何,如何进出,如何监督,上下级关系如何等等,都是张易恩近段时间考虑的事。
原来山里的院堂,其中的督察院、资讯堂、庶务堂、学堂、知客堂、外务堂、安居堂是要迁出太华山,归属到长安太华殿的麾下管理。
但是否全部迁出,是否需要分割一部分权限留在山里,也需要仔细斟酌。
海外三堂三舰队,大江天河漕帮怒蛟及其他小帮派,他们的归属也需要确定。
太华堂外迁后,山里将新建太清宫,作为太华教的最高殿堂,管理太华教弟子及内外事务。
至于需要增设什么院堂?赋予何等职权?
谁人外调?谁人留山里?
无数的问题,都需要张易恩拿出个初稿,再由掌教和元老们确定。
事务虽千头万绪,但张易恩却甘之若饴。
因为林易华外出掌管太华地界的庶务,山里的管理,也就是太华弟子的直接管理,将落在他张易恩的头上,他将出任太清宫监院之类的职务。
各大城及百万民众,归太华殿管理。
各峰别院及太华弟子,则由太清宫直接管理。
当然,太华殿也是接受太清宫的管辖。
张易恩这些天在长安,只关注了岳易华和英易罗的比武,其他时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进了太华堂,和吴易东几人打了个招呼,张易恩就回到自己考功堂事务室,拿出一张白纸,在最上面端端正正写上‘太清宫’三字。
然后在第二行左首,写下‘太华殿’三字,中间写下‘监院’二字,想了想,在右边写下‘戒律院’三字。
按太华这三十年形成的惯例,监察职权一直独立于各事务之外,只向掌教负责,薛易乐也极受掌教赏识,张易恩干脆把‘戒律院’提升至第二级,制衡内外,反正是草案,如果不妥当可再调整。
又在太华殿下面引出一线,写上‘十八阁’,又引一线,写上‘五十城’,再引一线,写上‘督察院’,想了想,把‘院’字涂掉,换成‘阁’字。
笔锋移到监院下面,写上‘九院’、‘三十六峰别院’、‘剑气冲霄堂’。
张易恩盯着‘剑气冲霄堂’五字看了一片刻,眼神没有一丝起伏,又在其后添了‘内卫’两字。
然后转到‘戒律院’下面,写下内、外两字。
这就是太华教的基本架构了。
张易恩又拿出一张白纸,抬头写下‘十八阁’,然后在下面开始罗列阁名:天工阁、考功阁、度支阁、庶务阁、丰登阁、明道阁、城防阁、采风阁、……
写完十八阁,再拿出一张白纸,抬头写下五十城,然后在下面开始罗列城名:长安、临汾、太原、兰州、银川、榆林、敦煌……等二十多个城名,就停了下来,如今太华地界人口不多,尚不足以建设五十个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