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苦的却是平民百姓。
当顾青知道圈占农田的人是济王后,脑袋便疼得厉害。
理智告诉顾青,此时最安全最稳妥的解决方法是,让宋根生马上放了那个姓蔡的豪绅,从此对济王圈占农田的事不闻不问。
但顾青很清楚宋根生的性格,既然他开了头,便不会善了。到了这个关头,顾青的话他都不会听。
李十二娘也有点头疼,无奈地叹息道:“你这个朋友可惹了大祸,赶快修书给他,让他马上放手吧,否则后果难料。”
顾青苦笑道:“他若愿放手,便不是宋根生了。”
顾青早看出了宋根生是个认死理的人,而且认准一件事后像头犟驴一样死不妥协。
“那就找人罢免他的县令之职,让他滚蛋回家,至少能保命。你与剑南道节度使鲜于仲通交情不错,罢免一个县令应该不难吧?”李十二娘简单粗暴地道。
顾青又苦笑:“罢免倒是容易,但是会伤害到他,或许心灰意冷之下,宋根生整个人都毁了,又或许这头犟驴仍会抗争到底,哪怕他已是布衣之身,也会闹出不可收拾的事来,罢不罢免他,其实意义不大。”
沉默半晌,顾青忽然道:“李姨娘,权贵圈占各地农田,造成大量农户失去土地,不得不沦为难民,那么宋根生作为县令,做的这件事究竟是对是错?”
李十二娘怔住,她没想到顾青会突然问出这个问题。
顾青的语气渐渐变得捉摸不定:“‘耕者有其田’难道不应该是大唐盛世的基础吗?基础动摇了,这盛世,还能叫‘盛世’吗?”
“站在朋友的立场上,我应该劝宋根生马上放手保命,任其圈占。站在良心的立场上,我又觉得宋根生的动机并没有错,错的只是他做事的方法。失地的农户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被沦为沿路乞讨的难民,他们不可怜吗?李姨娘,你教教我,究竟该如何做?”
李十二娘叹了口气,道:“你能改变现状吗?”
顾青沉默摇头。
圈地的不止是济王李环,事实上整个大唐的权贵阶层都在各地圈占农田,自开元之初开始,大唐的均田制度便已被严重破坏,从而导致府兵制也被破坏,权贵圈地便是根本的原因,这已经是一条无法打破的利益链条,连李隆基都没办法改变。
顾青更没有能力改变。
为何一场叛乱能令大唐盛世轰然倒塌,原因不在兵灾,而在长久积累的**,这不是个人能力能改变的事。
气氛僵冷了许久,顾青忽然笑道:“如今的我,没资格思考太遥远的事情。先把眼前这桩麻烦解决吧。”
“如何解决?”
顾青想了想,道:“我要面见济王李环。”
李十二娘叹道:“我与济王并无来往,恐怕无法帮你。”
顾青迟疑道:“我若主动递拜帖登门……”
李十二娘横了他一眼:“区区一个六品长史,递个拜帖就想见皇子,想什么呢?”
顾青无奈地道:“当今最受宠爱的贵妃娘娘我想见就见,为何一个皇子比贵妃还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