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真是超级明星 > 第317章 乌拉(求月票)

第317章 乌拉(求月票)(1 / 4)

各国的仪仗队一个个从红场前走过。

在夜晚的路灯下,一个个国家的旗手,肩膀上扛着一面面不同的国旗出现在人们面前。

每一个国家仪仗队的出现,都会不时的引起一些路人们的欢呼。

零零散散,很是热闹。

直到一道洪亮的合唱歌声从远方传来,一刹那间,就让不少本地的俄国人鼓起了掌声,欢呼不已。

这瞬间吸引了整个红场所有来参观阅兵彩排的路人们的注意。

那合唱的歌声由远及近,即便隔得很远,也能听到整齐划一的脚步声。

很快,人们放眼望去,便看到不远处,来自中国的三军仪仗队,多达上百号人,穿着白色、蓝色、绿色的精致军装,戴着白色手套,昂首挺胸,目视前方,高声歌唱。

走在最前方发三军仪仗队旗手,扛着一面随风扬起的红星红旗,异常的醒目。

不管是气势、方阵还是精神面貌,都与其他国家的仪仗队有着绝对的不同,第二盘的仪仗队员还分别佩戴者礼宾枪,枪头的刺刀在灯光反射下,绽放出晶莹的光。

人们只感觉一股扑面而来的震撼。

不少人迅速拿起手机,开始打开视频录制功能,记录这一刻。

不仅仅是方阵工整、视觉效果极佳,而且听那歌声,也有着浓浓的苏联风腔调

这一度让不少俄国人错误的以为是在唱俄语歌曲。

围观的群众里,一个孩子高兴的哇哇直叫:“妈妈,是娜塔莎,妈妈,娜塔莎!”

旁边的女子一边拿手机录制,一边笑着说:“是喀秋莎!”

话刚说完,女子眼眶就红了,“哇,我有点想哭了!”

旁边的人也是感同身受,下意识的抹了抹眼眶。

正如当时郑谦写这首歌时调查的那样,“喀秋莎”这个名字,在前苏联乃至现在的俄国,都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特别是在莫斯科保卫战的时候,也曾流传过一个叫“喀秋莎”的女孩的故事。

“喀秋莎”在家乡写的信送到了战场的前线,但他的男友,一位无名的苏联红军,却没来得及读这封信,已经在惨烈的战争中牺牲……

后来这个故事在军中越传越广,直接带动了全军的士气。

于是苏联红军奋勇杀敌,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而喀秋莎也在往后的岁月里,成为了苏联红军保家卫国的精神支柱,许多诗歌中也都有“喀秋莎”的存在。

这个名字,就如同国内的“小薇”这个化名词一般,被人们记在心中。

为了心爱的小薇,为了我们的亲人,为了阻挡敌人的侵略,我们自然可以将生死抛之脑后,保家卫国,死而后已。

所以,当来自中国的三军仪仗队高唱着“喀秋莎”这首歌的时候。

尽管歌词是中文,但喀秋莎这个名字,却依然给了在场不少俄国人极大的触动。

“乌拉!”

“乌拉!”

“乌拉!”

一个个俄国人激动的眼眶通红,举起双臂,大声的喊着乌拉,附和着中国三军仪仗队的歌声。

这一幕,深深烙印在很多人的脑海。

最新小说: 狂龙下山:我是国手仙医 徒儿你无敌了,快下山去吧 末世:求生游戏,我跟丧尸学斩仙 饥荒年,我囤货娇养了古代大将军 狱出邪龙 真千金她一抬眸,海城大佬齐低头 九阳绝脉:下山后我无敌了 无敌纨绔,归来祸乱天下! 我入狱五年,出狱已无敌 联姻多年后,她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