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过了一周,这块硬骨头终于啃下来了。
这天晚上,屋外月明星稀,屋里灯火通明。
四人围坐八仙桌旁,桌上铺着两张大地图,一张是吴大志的手绘地图,一张则是标准的比例尺地图。每个人面前还都摆着纸笔。
“果然如吴夺所说,除了罗布泊的冀州鼎,其他的鼎都在古九州的范围之内。”吴大志先点了点标注西方阳鼎雍州鼎的红圈:
“这个地方,属于陕省元州,具体在元州下辖的西县偏南,现在还是农村。根据‘地理模型’中提示的城墙;这个地方又在战国时期魏国古长城经过范围内,算是进一步佐证了。”
吴夺接口道,“战国时期的魏国古长城,现在怕是十不存一了吧?”
“嗯。”吴大志点点头,“战国时期,魏国古长城其实是魏国和秦国的分界线。根据史料,魏国长城依照地势,整体大致成南北走向;本来是很长的,不过如今也只剩几处遗址了。”
“这地方不算很难找。”权浩然又看了看吴大志在正规地图上划出的范围,“依照山体走势,即便没了古城墙,也不至于抓瞎。”
“是啊,这个地方算是比较好找又利于探查的。”吴大志又拿起了手机,“还有一点,这范围里,我查到有个地方叫桃村,自古以来就多有桃树······”
吴夺一听便明白了,这个桃村附近的山体,当是重点探查对象。
因为在地下迷宫的‘地理模型’中,雍州鼎是用一个灵猴带钩来指示的。
猴子和桃子······
灵猴献寿,献的就是寿桃。
吴大志接着又道,“这阳鼎的位置,参研起来难度确实够大,但是参研出来之后,感觉实地探查的话,却比阴鼎要简单一些。”
吴夺点了点头,目光又看向了标注东方阳鼎徐州鼎的红圈。
这个红圈,居然还在海边。
吴大志就着他的目光,随后也指向了这个红圈,“这个地方,是苏省连州,滨海城市。好在秘藏徐州鼎之处并不在市区,而在郊区的南台山。”
南台山,是一个山群,海拔不怎么高,也不怎么出名。不过,秘藏徐州鼎之处,根据“地理模型”的提示,应该有三峰并立,也不会太难找。
“南台山?若是参照‘三峰并立’的话,莫不是三指山?”权浩然接了口。
“你去过?”吴大志看他。
“去过。苏省连州的南台山群虽然在郊区,但也有一部分被纳入了临海的景区。这三指山不在临海景区内,名字是当地的叫法,所以知者不多。而且严格来说,并不是三峰并立。”
“噢?说说看?”吴大志知道南台山,却没听说过三指山。
于此同时,吴夺也开始上网搜索南台山和三指山。
“其实三指山是一座山峰,只是山体从顶部往下百余米有两道挺明显的长裂缝,看似将山体分成三部分,也如同三根并拢的手指一般,由此得名。”
吴夺还真找到一组三指山的图片。
看起来,着实平平无奇,只是某个角度看有点像“三指并拢”。
不过,根据“三指山”的情况,恰在吴大志划出范围的中心位置。
吴夺又搜出了一些说法。
这三指山位置比较偏,既不在海边景区,也不临主干道;但是,有些驴友爬过,还有人发现并介绍,山腰有一处“平台”,让人联想到张无忌掉下悬崖被困、后来又钻进山腹得到九阳真经的那个地方。
只是这“平台”比较险峻,不管是从下面爬上去,还是从上面爬下来,都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