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了几铲子之后,此处的沙子之下,出现了一些碎石,而且这些碎石是黑色的。
挖的时候吴夺心中有感,莫不是下面的东西风化碎裂的?
感觉对了。
挖了有一米多,露出了一个“钝角”。
是黑色的石质。
继续往下挖,发现这个“钝角”是沿着一定的弧形往下弯的,也就是这个“钝角”是此处建筑残迹的最高处。
最后,他们挖出了一个类似小船的黑色石材做成的东西。
两头高,中间低。不过,两头显然是残了,两个“钝角”处坑洼不平。沙子中夹杂的碎石,就是“钝角”的石材。
整体长度大概两米,最高点和最凹处大概相差了将近一米。
底边宽度大概两尺,而且中间有凹槽,凹槽的宽度不到半米。
这样的底边和形状,却能一直稳固这个“姿势”,是因为底边周围还砌了石块,如同一个底座。
“独石舟?”吴夺放下工兵铲,看着这个黑色“石船”说道。
“应该是个药碾子。”吴大志缓缓开口,“这是碾槽,但是碾盘没了。”
药碾子现在不常见了,就是一个类似船形的碾槽加上一个车轮状两头带把儿的碾盘构成。主要是粉粹药材或者给药材脱壳用的;将药材放到碾槽中,双手持握碾盘来回碾压,也有用双脚的。现在有那种中药研磨机,药碾子用得少了。
不过,药碾子没这么大的。这么大的药碾子要真想碾药,那得两个人一边一个,一起使劲。
“既然是设阵用的,也可能本来就没有设置碾盘。”吴夺接口。
吴大志点点头,“这样,大家就在此地附近回顾梳理一下今天所有的发现,想想各种细节,随时沟通交流。我也想想这‘八门’的设置。”
说着,吴大志看了看时间,“不管有没有结果,咱们八点开始往回走。饿了就先垫巴点儿,回去再吃晚饭如何?”
大家都点了点头,午饭吃得比较晚,又休息了一番,如今原地回想和交流也不累。
罗布泊所在的疆区,和东部地区有时差。在夏季,最晚十一点才天黑;如今虽还未到盛夏,但八点往回走,最多一个多小时就能回到涸海镇,依然是“白天”。
铺地、搭棚、摆水。
吴大志拿出纸笔,开始勾勾画画,同时也点了一支烟。
其他三个男的也都围在了吴大志身边。
宁霜和梅小梅干脆隔开一定距离、又撑起了一个简易小棚,两人进行交流。
化肥讨厌烟,直接到了她们小棚底下,先是坐到了宁霜身边。
梅小梅对化肥既感兴趣,又带着几分敬畏,小心翼翼问它:“肥哥,你能听懂我说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