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小梅说着指了指宁霜,“当然比你女朋友还是不行。”
“她是高水平选手,我也比不了她。”吴夺接口。
“行了,别假谦虚了。”宁霜推了吴夺一把,“再说了,小梅姐对金银器和瓷器很在行的,这几天交流过。”
······
三人也没在河滩上再待多久,接着就走回了下来的桥边,从台阶上去了。
“哎?怎么突然冒出一个市场?”梅小梅一指桥头的路边。
吴夺一看,果然摆了很多地摊。他们来的时候还没人摆摊,结果捡了一个多小时石头,上来居然有人摆上地摊了。
大概有二三十个摊位。
宁霜点点头,“可能就是个自发的市场,出摊晚。午饭时间还早,那就逛逛?”
这些地摊,大部分是玉石,也有一些土特产和工艺品。因为到河滩上捡石头的游客很多,主要是面向他们的。
所以,这里的玉石······一言难尽。
反正吴夺是一次也没上手。
不过,他们也发现了一个古玩摊子。
这个摊子上的东西,主要是“老玉”。同时呢,摊子上还有一些别的老玩意儿,比如匕首、骨件、天珠什么的。
东西基本都不太着调,但吴夺还是蹲下了。
因为摊子上有一件瓷器。
吴夺冲摊主点点头,便拿了起来。
这是一件盘子。
摊主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长得很瘦小,不像是本地人,口音似乎是川普,“小哥来旅游的?”
“是啊。”吴夺手上的盘子直径不大,也就二十厘米左右,通体黄釉,盘心绿彩,绿圈之中绘着云龙纹。
翻底,六字青花篆书款:大清乾隆年制。
乾隆官窑黄釉器······
不过这是一件残器。
本来应该是裂成两半了,但是盘底打了八个锔钉。
裂的位置不是正中,恰好避开了底款的中心位置。
同时,锔钉打得也很艺术,并没有完全依照裂隙打成近似一条直线,而是打成了一个月牙形,还根据位置用了大小和宽窄不同的锔钉。
而且这些锔钉不是普通的铁钉铜钉,而是银钉。
如此一来,方形的青花底款,和月牙形的银锔钉还真有点相映成趣的感觉。
锔瓷这个活儿,何时出现,不太好考证,但干这个活儿的,开始只是下九流的行当。只有穷人用的瓷器碎了,不舍得买新的才会请锔匠打上锔钉继续用,所以锔匠肯定也赚不了多少钱。
但这的确是门手艺。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金刚钻和锔钉的发明应用,奠定了锔瓷行当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