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遗址整体上大致是个椭圆形,中心是佛塔遗迹,周围散落的遗迹,有城址,有民居,有水渠,有墓葬,有寺院······
“这地方,当年是匈牙利裔英国人斯坦因第一个发现的,后来美国人、倭国人等等先后涉足,拿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宁霜叹道,“我们的档案馆有资料,咱们国家是后来才进行的抢救性发掘。”
“对了,那个‘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是这里发掘的吧?”吴夺忽然想起来了。
“是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现在就在疆区博物馆呢!国家一级文物,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宁霜专业地回答道。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1995年10月在尼雅遗址的一处古墓中发现的,汉代的织锦护臂。
这块织锦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以织锦为主面料,白绢镶边,两长边还各都缝缀了三条白绢带。
上面图案很丰富,用白、赤、黄、绿四色在青地上织出了云气、鸟兽、辟邪等纹饰,还有代表日月的红白圆形纹。
同时,还织有八个方形篆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不是有专家测算了么?”梅小梅说道,“2040年9月9日将出现罕见的五星聚会!”
这个吴夺也看到过。同时他也知道,这句话本源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
数千年的华夏古代史,对于“五星聚合”这种天象奇观,上至帝王、下至平民,都有着特殊的关注。
特别是在汉代。因为刘邦攻入咸阳之后的第二年,便出现了“五星聚合”。
“汉之兴,五星聚东井”。
虽然精绝国地处西域,但是一样受到了影响,这块织锦护臂,就是这种思想理念世俗化和艺术化的典型代表。
离开尼雅遗址,继续上路。
三人是轮流倒换着开车,遇到美景和喜欢的地方,便停驻一番。
午饭是在一个小镇上的饭店吃的,这里算是刚刚走出了和田地区的范围,疆区实在是太大了。
这家饭店的肉馕不错。吴夺倒是吃过馕,齐州就有不少疆菜馆子,但肉馕还是第一次吃。
像馅饼,可和馅饼还不太一样,有种“肉面合一”的感觉,吃起来外焦里嫩,油香四溢。
宁霜也喜欢吃。而且吃着这种肉馕,她和吴夺不由相视一笑。
他俩第一次见面,是那天早晨,在齐州文物局家属院附近买馅饼······
“哎?别这么撒狗粮好不好?”梅小梅针对他俩的脉脉对视进行了提醒。
“这怎么能是撒狗粮呢?你都是有家室的人了,我俩还没结婚呢。”吴夺正色道。
“对了,你俩结婚的时候,可别忘了叫我啊!”
“好嘛!为了防止把你遗忘,你先把份子钱给了,这样忘了也······没啥太大关系了。”
梅小梅给了吴夺一个白眼,接着又咬了一口肉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