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他的目标还是玄奘,自己也不想要表现得太过于凌厉,所以,也多是从缓和自己和玄奘的角度出发,拍一拍他的“马屁”。
毕竟,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而且,对于玄奘这样的人,要么,你就强到让他感觉到绝望,他会把你当做老师,尊重你。要么,就向他示弱,让他轻视你。
第一点,法海自然是做不到。
第二点,就是心理学的范畴了。
玄奘是心善之人,蚂蚁都不舍得踩死。
你让他轻视你。
你示弱,表现得诚恳,态度端正而又谦卑,进而,他就会开始自己反思自己的这种心思,转而,心里就会开始对你怀着一些愧疚,毕竟是自己师叔自己竟然这么对他,实在是不应该啊,贫僧有罪,然后,就会开始对你好。到时候,讨要个小跟班的位置,便也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反正就是苟,就是怂,苟到最后,怂到最后,取经的位置,位列仙班,应有尽有。
就在法海正眼观鼻,鼻观心,表现出一副仿佛感受不到其他人的眼神影响的时候,悬空忽然说道:“这样,这一轮,就由法海师弟你来引佛经,从你这里开始讲解如何?”
法海:“……”
悬空的这一句,彻底打乱他的计划。
但是,既然悬空提出来了,不说也不行。
想了想,他开口说道:“悬空师兄,各位师侄,对于佛经的理解,法海自认不如,也不在这里献丑了。不过,在从金山寺来长安城的这几个月的途中,贫僧遇到了几件事情,心中有困惑,想要请教悬空师兄和各位师侄。”
“你且说。”
“第一件,在刚出杭州城,行过一处悬崖的时候,忽然遇到对面有一辆失控的马车,马车上是两个大哭的孩童,无法控制马车。而悬崖地形狭窄,贫僧以及旁边同行的数十个人,是完全无法安全躲避的。”
法海看着殿里面的众人,缓缓讲道,“当时,旁边有一块石头,以贫僧的气力,非常肯定,借助石头,砸向马车车轮,能够使得马车坠入旁边的悬崖,从而使得自己,以及同行之人免于灾祸。悬空师兄,各位师侄,你们认为,这块石头,贫僧砸还是不砸?”
法海说的这个故事并不涉及佛理,大家也都是能够理解。
所以,他一说完,大殿里面的其他人,都开始思考着“砸还是不砸”。
“当然要砸呀!不过不砸,说不定伤亡的人更多?”
一位僧人忽然说道。
“如果砸了,那师叔岂不就是谋杀两个稚童。”
旁边有人争辩。
“可是总比什么也不做强吧?不救两个,总比让得更多的人因此丧生要好。”
“不可!人命之重,岂是能用数量来计算?”
这一思辨,所有人都不禁皱眉。
这完全就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啊?
不砸吧,马车和行人相撞,说不定所有人都要遭难。
砸吧,那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谋杀马车上的两个孩子。
端坐的玄奘也在思考。
他心怀慈悲,有佛子心底,对于这样的问题,更加在心。
如果自己处在法海的境地,自己会怎么做?
在他看来,如果是自己,这一石头砸下去,就是谋杀两个稚童,自己做不到。如果不砸,那就是见死不救,不救那些同行的人,自己同样做不到。
自己扪心自问,两种选择都不是自己所愿。
那到底该如何做?
没想出来,唐玄奘又去佛经里面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