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党立刻派出大批的通讯员,通知各支参加暴动的部队朝着沧县方向靠拢。
参加暴动的部队人数众多,又分布在不同的地域,行动相当迟缓。高九等人只好坚守在沧县县城里,等待他们的到来。
不久以后,蒋敬等人赶到了沧县县城。见到高九之后,蒋敬惭愧地说道:“高先生,事实证明了您的提醒是正确的,我……”
说到这里,他想起了参加暴动的抗日民众所遭受的惨重损失,难过得流下了眼泪。
高九并没有责备他,蒋敬毕竟是一个年轻人,没有军事工作的经验,但是他的抗日热情是毋庸置疑的,没有必要对他进行指责。
高九安慰他说道:“抗日本身就是一项艰难的事业,付出代价、甚至流血牺牲都是很正常的,你没有必要自责。只要能够吸取教训,不断地取得进步就足够了。
我对你们参加暴动的部队不熟悉,希望你能够暂时留在这里,协助我安排他们的撤退事宜。”
蒋敬是一名忠诚的地下党员,也是一名坚定的抗日战士。他看到高九对他如此信任,坚决要求留下,直到最后一支参加暴动的部队安全撤离为止。
冀东北地区地下党发动的武装暴动,刚开始的时候,的确弄得日伪军手忙脚乱。随着各地抗日武装的相继撤退,日伪军开始发动了疯狂地反扑。
日军守备第132师团抽调了两个步兵联队、和平军一个师以及大量的地方宪兵队、和平军地方部队、保安队等武装,总兵力达到了一万九千多人,疯狂追杀参与暴动的抗日武装。
高九等人之所以让参加暴动的抗日武装向沧县地区集结,是因为这些部队不能够分散地前往冀中地区,否则的话,在路上遭遇袭击,很容易溃散,遭到日伪军的屠杀。
让这些人到沧县地区集结,对他们重新整编,有组织地安排撤离,这样他们就保持了相对的组织纪律性和优势的兵力,那些日伪军的地方部队对他们的威胁就会减少许多。
可是这样一来,沧县就成了日伪军进攻的主要目标。高九决定坚守县城,吸引日伪军的主力,达到完成掩护地下党抗日武装撤退的目的。
高九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地下党方面。这些参加暴动的人,即便是guo府方面的人,哪怕是民间抗日武装,高九也是会这样做的。这些人毕竟是中国的抗日武装力量,不能让他们白白地损失在日伪军的手中。
尽管打阵地战不是桃花山游击队的强项,这样的战斗很容易造成大量的伤亡,但是,大丈夫有所不为,也有所必为,高九仍然决定打这一仗。
为了达成拖住敌人的目标,高九做了如下部署:其一,他让王占奎率领200名骑兵分成10个战斗小组,分别去袭扰日伪军,尽可能地迟滞他们进攻的速度。
其二,派出郑三炮等人在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立即到周边地区采购粮食,以延长坚守的时间。
其三、由地下党方面动员部分参加暴动的抗日军民,协助桃花山游击队抢修工事,加强城防。
这天上午,原来沧县的一名警长,带着着宁武来到了县城里的一户人家,从墙洞里找到了一位三十多岁的汉子,此人名叫黄伟,是一名盗墓贼,以前曾经被这位警长抓过。
不久以后,黄伟就被带到了高九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