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到现在影响力依然非常大,格拉肖是核子组织中参与研究工作的顶级人士之一,他带出来的学生都在一个个团队中担任核心角色。
这样一个物理学的顶级人物,却不是个很好接触的人,了解格拉肖的人都知道,他对学术的看法非常极端,可以用‘泾渭分明’来形容。
‘学术包容’,在他身上是不存在的。
比如,超弦理论。
格拉肖是超弦理论的怀疑者,因为其不能提供实验可检验的预言,他曾经试图阻止超弦理论家进入哈佛物理系,但是哈佛大学还是接受了超弦理论。
在哈佛大学做出决定后,格拉肖直接选择了辞职,并在十分钟后就接受采访,他表示说,“超弦是一门和无力没有任何关系的学科,你们可以把它称之为‘肿瘤’。”
这件事儿就能看出格拉肖对待学术的态度了。
只要格拉肖认为不存在、错误的东西,就会一直坚持认为是错误的,除非能够直接证明百分百正确,否则他就会坚持到底。
当然了。
其实大部分成功的科学家,都有类似的性格,否则也真的很难成功,只不过格拉肖更极端一些。
现在格拉肖极端的一面再次体现出来。
格拉肖对于基博尔还是非常认可的,基博尔没有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但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不能完全代表能力,多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比其他没有获得的人,多的也只是一分运气而已。
基博尔只是缺乏一些运气,能力上并不比他差。
但是基博尔的推荐并不影响他对论文的看法,他看到论文标题是发现新粒子的分析后,马上不屑的翘起了嘴角。
一篇论文的内容是发现新粒子?
开什么玩笑!
如果说发现新粒子的标题还能够接受,论文中以筛选机制去去除大部分粒子,从而作图得出发现新粒子的结论,让格拉肖立刻嗤之以鼻,论文的主体内容就是他不能接受的,以粒子对撞的原理为基础,主体确实一种计算机算法。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这是利用计算机的算法找出新粒子?
这种寻找新粒子的方式,格拉肖是无法接受的,他走着路扫了一遍论文,在看了一眼论文的作者,随手就扔到了街边的垃圾桶里。
“一个数学家不好好研究数学,竟然你计算机方法来破解物理问题?”
“真是异想天开!”
“早就听说汤姆的脑子出问题了,没想到是真的,竟然还相信这种东西。”
格拉肖扔掉了论文儿以后,很快就把事情给忘了。
于此同时。
国内团队也向核子组织申请了做验证分析报告,正常来说,打出申请以后,会在三天后,安排时间召开报告会议。
赵奕把论文交给了基博尔后,也没有闲等着,因为结果是不确定,甚至基博尔都不太看好。
他还是做了一些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