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一个新论证的步骤,对成品的性能依旧是有害的,下一次实验就把有害的删掉,然后继续论证那些没有帮助以及不确定的步骤。
赵奕做出了决定,也赶紧召集所有人,说出了下一步计划。
“还继续进行论证?”
“赵院士,强度已经没有降低,说明铼元素嵌入的很完美,这已经能算成品了吧。”
“不是能算,就是成品!”
“我觉得不需要继续了吧?现在这份成果发布出去,都能引起国际轰动。”
赵奕摇了摇头,皱眉道,“你们的要求也太低了吧?我们刚做两次实验,肯定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希望成品的熔点,最低也要达到一千七百度。”
“……”
“……”
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只能摇头,苦笑着表示同意。
赵奕还是第一次明确的说,研发目标是让熔点提升到一千七百度以上,他们也希望能够达到这个目标,那才真正是世界第一,但同时他们总是觉得很不实际,国内的合金材料技术,落后于国外是不争的事实,不仅仅是航空发动机领域,其他领域也是如此。
稀土问题就能看出很多东西。
中-国是稀土超级大国,对外出口一系列稀土产品,但能把稀土真正运用起来,提取其中的稀有元素,用在自己的合金材料产品中,大部分都是国外的公司。
他们购买稀土产品,制造好合金材料成品,再卖到国内能赚到大笔的钱。
这就是技术的差距。
所以,即便K03A熔点提升到一千四百度以上,在进行添加铼元素的研究,他们也只是想着继续往上让熔点提升一百度,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现在成品熔点提升到1600度以上,根本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们都觉得已经可以了,都已经世界第二了,还要争取世界第一吗?
“另外……”
“争取世界第一有什么用?”不仅仅是李荣茂、张洪涛,就连王志芳都是这么想的,“就算做出了熔点最高、最先进的镍合金,可是有什么用?”
“没必要啊!”
“国产的发动机根本就用不上!”他们只是心里想着并没有说出来。
赵奕仿佛能看穿众人的心思,他很认真的说道,“我知道大家对于现在的成果已经满意了,但是我这个人就是这样,不管有用没用,只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现在我们制造出的材料熔点超过一千六百度,确实,性能已经足够使用了。”
“但是,我不希望有一天看到,当国内制造有需求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现在研究的材料性能跟不上,到时候我们的就会被新材料顶替。”
“何组长,你有体会吧?”
赵奕说的转头看见了何桂林。
何桂林和其他人的想法一样,但听到赵奕这么说以后,他顿时感同身受的点头,“没错,十几年前,我们都觉得K03A的性能足够了,但后来昆仑、王屋发动机组,都认为我们的性能不够,只是没有选择才用K03A。”
“我们整个研发组都知道,K03A被顶替就只是时间问题!”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
“反正我是觉得我们整个组,都没什么用。”何桂林说完看向其他人,道,“我支持赵院士,研究还要继续,既然我们能努力再试着把材料性能提升,为什么不呢?”
何桂林说完其他人都跟着点头。
确实。
有了成果公布也不急于一时,研发出世界第二的材料确实很厉害,但谁不想拿到世界第一呢?就像是国际奥运会的比赛,谁又会在乎银牌得主呢?
……
研发,继续。
接下来还是进行论证,然后再投入到第三次实验,第三次实验整体用时一个星期,速度可以说是相当快了,结果也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