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设计中有很多自动控制的部件,设计的非常独特,但如果任由它们自主变动方向,就很难实现整体的协调性。”
“比如,当飞机从俯冲转向快速拉升,折叠机翼会展开的大概八十的角度,但襟翼不会快速展开,尾翼的自动变动,也会拖累向上俯冲的动力,这种情况下,自动变换的部件,好多就都会变成拖累,也许都比不上普通的设计……”
“所以想要这套设计发挥出理想效果,必须要有一套智能的主控制系统!”
“这个是必须的!”
“但是据我所知,哪怕是国际最顶级战机的电子控制系统,也无法实现对这么多部件协调灵活控制,那牵扯到非常复杂的运算,而国内……”
“巴拉巴拉~~~”
杨聪连续说了一大堆,顺带卖弄着自己的学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发现刘建昆的神色有些不对,有些意犹未尽的停住话头,问道,“刘总?”
“咳、咳~”
刘建昆把嘴角的笑容硬憋了回去,走到沙发旁边拿出一份文件递过来,“你说的应该是这个吧?”
杨聪接过文件看了一眼题目,“智能控制系统?”
他打开翻了两页,表情完全僵住了,有些体会到了‘社死’的尴尬,抬起头看向刘建昆,笑容僵硬的说道,“原来……赵院士早就想到了。”
“哈、哈、哈~~”
另一边。
赵奕提交了设计验收申请报告后,就安心的等消息了。
他很忙。
战鹰-1设计工作完成,接下来就是等待设计验收,确定WZ-A1发动机瞄定战鹰-1,随后就是制造发动机样机,先要把发动机做出来,才能开始去制造战机试验机。
发动机样机工作倒是可以催一下红风工业,他和红风工业有了合作,样机制造的事情被一路开绿灯,但因为没有被上级正式批准制造,就只能内部设计模具,制定制造部件的方案。
这些都是可以提前做的工作。
当牵扯到红风工业,也必须要重视一下,和红风工业一起做的主轴研发。
红风工业发来了好多的资料。
赵奕抽时间就看看工业主轴制造相关的技术资料,资料内容是非常多的,不仅包括红风工业所掌握的主轴制造技术,还包括各种主轴、机床、精工等相关的资料、参数等等。
想要做主轴相关的研发设计,这些都是必须有了解的。
看制造技术有个好处是,没有晦涩的理论内容,技术资料对赵奕来说,和看哲学、经济学也没有多大区别,就是看一下设计、材料、参数等等,仔细看一遍差不多就能完全记住,也不用去认真计算、思考之类的。
所以他看资料的速度非常快,花了大概一个多星期时间,就对工业主轴技术以及红风工业对于主轴的研发有个大致了解。
工业主轴、机床主轴,包括很多种类型,常见到的就是皮带式主轴、齿轮式主轴、直联式主轴以及电主轴。
市场上的皮带式主轴用途很广泛,从小型到大型加工中心都在使用,皮带式主轴转速不会超过8000,组装相对比较容易,振动较齿轮式小很多,缺点是转速越快噪音越大,而且皮带张力不易控制。
很多大、中型数控机床,采用的是齿轮式主轴的变速方式,通过少数几对齿轮降速,扩大输出转矩,以满足主轴低速时对输出转矩特性的要求,比皮带式主轴更有力,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噪音和震动都非常的大。
主要优点是有力,缺点是噪音和震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