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
昆仑二型发动机的展台,就各种航空人士的专业人士,问起了发动机的详细情况,包括制造、装配以及具体的参数,还继续深入想了解动力借口、电子控制系统等。
这些提问明显是对发动机感兴趣。
张刚川对二型发动机非常了解,他一一做出了回答,同时也发现周围人,没有了最开始的质疑,反倒是各种的惊讶、赞叹。
然后他发现自己很享受这种感觉,他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心态就变得完全不一样。
忽悠人……
感觉似乎也很不错啊!
……
与此同时,J-40在舆论上彻底火了,普通人是不关心发动机的,他们关心的还是战斗机。
J-40,火遍了国内,火遍了国外,火遍了全球。
一组组惊艳的照片被放到网络上,一个个震惊的报道发布出去,以极快的速度流传,并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J-40不止是科技产品,还是军事上非常重要的战斗机,吸引的自然不止有舆论,还上升到了国家层次。
好多国家性质的媒体都做出了报道,并表示对J-40的关注,一些西方媒体还表示出了担忧。
M国的《华盛顿邮报》就表示说,“从J-40的亮相过程来看,灵活性、飞行能力、速度等,完全不差于F-35,它还是一款单发中型战斗机。”
“在航空发动机技术以及战斗机设计领域,中国很可能已经赶上甚至超越了M国。”
欧洲的媒体也类似。
这种论调搭配上J-40惊艳的外形和展现出的速度、灵活性,舆论领域就变得越来越有市场。
一些西方的政治人物,也开始针对舆论做出表达。
比如,有些政治人物就表示说,“J-40只是个花架子。这样的设计一定古有很大缺陷,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中国的航空技术不可能达到这种程度。”
“我们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也许只是准备了很久,用来哄骗舆论的产物。”
还有一些政治人物,军方人士则表示,“会持续关注J-40的情况。”
还有几个国家的领导,接受媒体采访时谈起了J-40,并纷纷发表看法,“也许是花架子,也许是真的,暂时我们无法说什么,还需要情报部门的详细消息。”
“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做法是错误的,他们不应该投入太大精力在军事科技上,而应该限制军事方面的发展,世界和平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他们减少军费相关投入,更注重发展民生……”
有的则表示,“我们会持续关注J-40的情况,未来在军事上,也许有和中国合作的可能性!”
“祝贺中国在航空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一些积极军备的中小国家,则表达了兴趣,“我对J-40很感兴趣,希望有一天能亲眼看到。是的,在我们的领土上,属于我们。”
“我们会争取和中国空军合作,展开航空技术方面的交流。”
“……”
国际上的舆论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些友好的国家表示祝贺,不友好的西方国家表示担忧,中立国家则是关注、感兴趣,甚至还表示希望未来能购买到J-40战斗机。
等等。
国家站位不同,表达的意思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