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真是年号重复了。
因为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做:前蜀。
他的亡国之君就用的这个年号。”
…………
皇帝们纷纷皱眉,这也太晦气了吧!
隋炀帝眼中满是不屑,在隋朝时期,都讲究背族谱,背的还不是自己的族谱,别人的族谱都要记得清清楚楚。
结果你连皇帝用过那些年号都不清楚。
这素质太低了吧。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宋朝的这些人也太没有文化了。”
“前人用过的年号,他们竟然都不清楚?”
“这一天都是干什么吃的?”
“这些人要是放在隋朝,叫他们一声文盲,那绝对理所当然!”
“程咬金估计都比他们强。”
………………
赵匡胤也是深有同感,程咬金那文化水平也不低啊。
杯酒释兵权:
“最郁闷的是什么?”
“事情发生以后,赵匡胤还专门找来了几位丞相,比如大家熟悉的赵普等人。”
“就把铜镜放在他们面前,让他们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可是这些人都回答不了。”
“最后,赵匡胤只能找来翰林学士,窦仪,陶古。”
“这两个人才说清楚了来历。”
“说是蜀地前后经历了两个王朝,其中前蜀的亡国之君王衍,就用的这个年号。”
“而赵匡胤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才说出了那句:宰相当用读书人!”
“这难道不对吗?”
“而这句话,不正说明了,赵匡胤当时并没有重用所谓的读书人吗?”
……………
这个!
崇祯,岳飞等人都卡壳了。
如果是他们遇见这么憋屈的事情,他们肯定要质疑丞相的能力,人家翰林学士帮他解决了困境。
发一句牢骚,说宰相当用读书人,感觉也是理所当然的呀。
自挂东南枝:
“虽然说在这种环境下,赵匡胤发发牢骚可以。”
“但你也不能真的重文轻武啊!”
…………
李世民此刻觉得小蠢萌就应该是自己的亲儿子,这比李治管用的多。
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愿意坚持真理的。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别管什么语境,也别管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就问你,赵匡胤有没有让这些读书人当宰相呢?”
“这才是问题的关健好不好?”
“这些人皓首穷经,虽然书读了不少,可治国真是外行。”
…………
陈通疵牙一笑。
陈通:
“当然是没有了!
赵匡胤不过就是许了一个空头支票而已。
你真以为他傻吗?
读书人能干什么?
不过就是一群书呆子而已!
赵匡胤才不用呢。”
…………
什么!?
李世民一口茶水就喷了出来,你说了这么半天,结果赵匡胤根本就没有用读书人当宰相。
那说了个寂寞!
李治此刻要笑死了,自己老爹处心积虑了要踩赵匡胤两脚,结果呢?
这战果真是不忍直视!
他都有点同情自己老爹了。
你在时间的上游,人家在时间的下游,你对赵匡胤的情况只是一知半解。
你还想跟陈通抬杠?
你怎么想的呢?
…………
小蠢萌此刻也愣了。
他无法相信,人家都帮了赵匡胤这么一个大忙,而且赵匡胤亲口承认了,说宰相当用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