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宛城的时候,刘备承诺很快就会打回来,请百姓稍安。
这会儿曹魏居然没有在此驻守,也帮刘备很快完成了这个誓言。
宛城几年前曾经惨遭曹仁屠城,百姓死的七七八八,幸存的百姓都是大汉的天然支持者。
他们完全没有因为再次失去家中的钱粮而懊悔,反而因为大汉的重创强敌而欢欣鼓舞,积极帮大汉修城墙、挖护城河、运送粮食,让刘备心中颇为唏嘘。
诸葛亮看着刘备苍老的脸上满是疲惫之色,温言道:
“升斗小民,不过求一生苟活,
陛下吊民伐罪,眼看就要重兴汉室,这么多年奋战死难的志士,也终究能心中安宁了。”
刘备一路远征,众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战多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眼看愿望就要实现,操劳一生的刘备突然有几分兴亡之叹。
简雍、陈登、夏侯博、庞统、霍峻、马超……
一张张的熟悉的面孔从刘备的面前闪过。
这些人都曾为刘备的事业竭尽全力,可惜他们没有等到胜利的日子。
而刘备当年的至交好友牵招的死更是给了刘备重重一击,让他似乎更多了几分老态。
也许人老了,就是看不得熟悉的人一个个离开,
可这乱世又不得不如此。
这也是天命吧。
“牵招奉曹叡之命,率鲜卑祸乱中原,
虽然不是出于本心,可终究杀伤良多,
现在他已死抵罪,便不再追究,
等天下平定了,寻来他的儿孙,叫他们好生读书习武,为大汉多做些事情吧。”刘备道。
诸葛亮颔首道:
“陛下考虑周到。”
远处的刘封想到刘备身边,可见刘备和诸葛亮长谈,又不敢靠近,只能在一边暗中观察。
刘备招招手,叹道:
“封儿,过来吧。”
刘封应了一声,赶紧上前,向刘备和诸葛亮一一行礼。
“呃,儿臣有两件事……
这,后方来报,说孙权手下贺齐率军攻打襄阳。”
“嗯,”刘备点点头,“第二件事呢?”
“蛤?”
刘封万万没想到刘备居然对这么重要的事情漠不关心。
见诸葛亮也轻摇羽扇,一副乐呵呵地模样,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只能当诸葛亮已经提前算到。
出兵前,诸葛亮就已经做好了谋划。
只要取得大胜,孙权不可能不偷袭。
不偷袭就是坐以待毙。
可这又如何?
打了一辈子逆风仗的刘备现在已经渐渐习惯了自己是天下最强大的势力,
看过《三国演义》的他在用人方面更是得心应手。
现在关平、关兴兄弟镇守襄阳,邓芝、陈式坐镇江陵,
荆州的世族跟刘备的关系比历史上更好,他们就等待大汉复兴之后享受红利,自然不会允许孙权在这时候袭扰。
离心离德的孙权,根本不可能造成什么像样的威胁。
“第二件,第二件事是……袁敏和袁奥都想投靠我军,还请父亲……裁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