轲比能茫然地叹了口气,长叹道:
“大司马天下英雄,可惜不能早早相识,若能在他麾下杀敌,也是一桩幸事。”
轲比能率领田豫和曹泰到来的时候声势浩大,
可撤退的时候却宛如丧家之犬。
鲜卑撤退时一贯都各跑各的,轲比能身边除了本部忠心耿耿的护卫和之前交给曹泰的一部分兵马,其余人还真是散了个七七八八。
唯一让轲比能欣慰的是,自己来到汉地之后招募的那些文士武将都还在跟随自己,
全军溃散,他们在帮轲比能收拢部队,几个懂鲜卑语的更是主动冒险返回殿后查探军情,让轲比能还捡回了不少辎重,不至于在逃跑的路上挨饿。
汉军缺少战马,在追击中确实是有点跟不上,轲比能一边退,一边招呼自己的鲜卑军士,现在已经召回了三万多人。
轲比能现在心情极差,好在曹泰召集那些汉将帮他收拢兵马,倒也算是极有秩序。
足足两天的时间,他们都在抱头逃窜,前面就是函谷关,出了函谷关就是洛阳。
想起来时的风光无限,现在的轲比能心中除了后悔,更多的是落寞和对未来的迷茫。
退回草原,以后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吗?
鲜卑本来只是一个小部族,
檀石槐的父亲当年还在匈奴当兵为奴,日子十分凄惨。
檀石槐壮大,固然有他自己英明睿智,所向无敌的因素,但也离不开当时大汉的衰败,桓灵二帝缺少横扫北国的决心和能力。
可刘备父子不一样。
他们短短几年时间就已经如此壮大,他手下的年轻将官这么多,他们需要大量的战功来满足自己的功勋,为自己的后人博得一个功名。
以后鲜卑的日子肯定会非常不好过。
他们休想继续在代郡、雁门徘徊,
之前的云中、九原等地肯定也会被挨个夺回。
有悠久历史的匈奴人都被打的被迫西迁,以后鲜卑的命运又在何处……
“大王有没有北征的想法?”
夜宿孤帐,曹泰一脸戚戚,坐在轲比能身边,不知为何突然说起了北征之事。
轲比能心中烦躁,闷哼一声,叹道:
“去何处?”
曹泰苦笑道:
“大汉这次归来,我等大魏宗族肯定无可躲避,与其过得任人宰割,还不如想想办法去北地。”
轲比能翻了个白眼,心道之前就听说曹魏有这个想法,难道还是真的。
他懒洋洋地坐好,哼道:
“当年苏武在北海都待不住,你们跑到那里去,以后准备冻死在那吗?”
曹泰诚恳地笑道:
“我等自然是不成,大王手下的锐士未必不成。
这极北之地,也只有大王熟悉,只要过了北海,大汉想必也追不上来了。”
农耕文明的补给就是靠耕种取得,
你得种什么才能在那边呆住……
轲比能呆呆地坐了许久,踌躇道:
“你说的也对,我稍稍考虑一番,
曹将军颇有才能,若是愿随我征北国,我一定重重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