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时李节忽然灵光一闪,当即抬起头道:“启禀陛下,臣想去武学!”
“武学?什么武学?”朱元璋闻言一愣,旁边的朱标也是露出不解的表情,武学这个名字他们也都是第一次听说。
“启禀陛下,这个武学其实是我舅舅筹备的计划,之前铁册军被调走,留下了一批勋贵世子,于是我舅舅就想开办一所类似学院的地方,将这些勋贵世子培养成有用之才……”
李节把武学的计划大概的讲了一下,虽然这个计划是他提出来的,但他却把大部分功劳都推到刘英身上。
一来李节现在已经不需要太多的功劳,二来也是给刘英加一重保障,虽然老朱信任刘英,但别的公侯都归乡了,刘英却被单独留在京城,这可能会引起别人的嫉妒,另外老朱的信任也并不是永久的,所以刘英现在的地位其实也并不怎么安全。
“我想起来了,前宋时曾经两度设立武学,用于培养武将之用,可两次都在很短的时间内撤消,现在我们重设武学,真的能成功吗?”朱标听完后却提出自己的疑问。
“前宋以文人治国,对武将极度打压,导致民间以参军为耻,文强武弱之下,武学能办成才叫有鬼,相比之下,咱们大明却是武德充沛,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老朱却是大手一挥十分自信的道。
其实老朱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他靠着武将打天下,淮西勋贵中绝大部分都是武将,甚至徐达、李文忠等武将还做过宰相,所以明初时武将的地位是相当高的,文官集团一度被武勋集团打压。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宣宗,也就是朱棣的孙子在位时,武勋集团依然占据着优势,可惜等到明英宗朱祁镇做了皇帝后,一场土木堡之变,让大明的武勋折损大半,反而是以于谦为首的文官集团力挽狂澜,自此之后,武勋集团彻底没落,文官集团掌权,大明也再次形成文强武弱的局面,一直持续到明末都没能改变。
“陛下英明,勋贵们以战功起家,但他们懂得打仗,却未必懂得培养人才,许多勋贵子弟不习武艺、不通兵法,根本就是一群纨绔子弟,简直辱没了他们父祖的英名,所以臣以为可以设立武学,将这些人培养成为大明的有用之才!”李节再次开口道。
“这个想法不错,与其让那些勋贵世子在铁册军中游手好闲,还不如让他们学点东西,以后朕用起来也更加放心!”老朱闻言再次点头道。
老朱其实是个很矛盾的人,一方面他对勋贵集团十分防备,另一方面他又希望借助勋贵集团的力量统治大明的江山,如果那些勋贵子弟太没用的话,恐怕只会坏事而不能成事,所以老朱对武学的设想还是十分赞同的。
“陛下,军队是国家的基石,武将正是陛下掌控军队的关键,所以武学也极为特殊,臣以为应该由陛下亲自掌管武学,日后武学出来的人,也都是天子门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他们对皇家的忠诚!”李节这时再次建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