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哪怕还会生出夺取太平洋不冻港的想法,也会在这艘帆船的阴影下放弃这个想法。
只要掌舵的人脑子还正常,就明白即便攻占了一个远东的海港,没有海军也根本守不住。
此外,他是一点都不放弃赚钱的想法。直接派船去俄国贸易,肯定不行,但以送汉尼拔回国的名义,携带大量的货物,这种半官方访问外交的形式,俄国那边也会选择把船上的货吃下。
汉尼兴趣不大,只道:“我对故乡没有太多的印象。只要能够回到俄国,不管是乘船,还是从西伯利亚乘坐雪橇,都是一样的。那么,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回去呢?”
刘钰心想,当然是对日宣战、对荷宣战之后才能让你回去。
顺便就把这个战略欺诈解除,完成对俄的外交亲善转变,促使俄国没有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全力西进。
东进的弊端,刘钰已经不需要和汉尼拔讲太多。军改一旦完成,俄国东进就毫无胜算了。
汉尼拔也很清楚,刘钰当初也说过,对大顺而言,希望俄国上台一位践行彼得西进政策的君主。
这是双方能够合作的前提。
伊丽莎白作为彼得的女儿,可能是此时唯一活着的彼得血脉,无疑被俄国的西方党视作一种图腾。
局势的变化,当初扶植安娜上位的那些人,也不得不面对俄国沙皇靠德国人来治国的无奈,彼得的女儿也被视作正统俄罗斯的某种图腾。
难得的西方党和守旧党都支持的继承人,也使得如今的安娜女皇对这位公主的态度很敌视。
大国之间的交往,必然是以利益为导向的。汉尼拔也认为自己的所见所闻,都证明了今后俄国东进就是一个错误。即便他可以清楚刘钰的用意,却也并不会觉得被利用。
只是刘钰迟迟不给他一个明确的回复,让他始终觉得似乎明天就能回去,又似乎要在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这种每天悬着一般的感觉很不好。
刘钰也没法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按照预估,应该是在三年之内。完成造舰计划、法国答应的战列舰上了船台,就是迅速调整外交策略的时候。
面对汉尼拔一遍又一遍的询问,刘钰只能打着哈哈,搪塞说快了、快了。
汉尼拔心想,汉语词汇中的快了、马上,真的很神奇。
…………
刘钰拜访了汉尼拔后的不久,俄国特使忧心忡忡地来到了汉尼拔的府邸。
从一些渠道,俄国特使得到了一个很模糊的消息。
大顺似乎有了一种新式的膛线枪,这种枪的装填速度和滑膛的燧发枪一样,但射程和准确度都要高出许多。
这个消息是无意中知道的,俄国特使的第一反应,就是法国向大顺提供了这种新枪械的技术。
这个俄国特使第一次随团来大顺的时候,还不是正使,亲眼目睹了京城的火绳枪京营,连十年的时间都不到,他不会相信这是大顺自己研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