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新顺1730 > 第六四一章 南洋印度贸易区(下)

第六四一章 南洋印度贸易区(下)(4 / 4)

虽然肯定还是不一样的。

但毕竟在殖民者到来之前,是一个以灌溉农业、小农经济、水利集权政府为经济基础的族群。

这些经济基础决定了,大顺对统治这里,非常适应。

就像是大顺内部向来觉得,军改和海军证明了对付这种沿海细长国家有奇效之后,将来郡县化越南北部和朝鲜,会水到渠成,至少统治起来比在西域习惯多了。

不管是西爪哇还是锡兰,大顺都是统治优先,垄断只是统治的副产物。

大顺的选择也非常简单。

选择直接管辖的四军镇中心地带,才不会去搞什么因地制宜呢。

如锡兰这样的,原本是水稻农业小农经济为主的,那就好说。

如西爪哇这样,我不是很懂这种村社原始状态,那就直接把它变成我比较熟悉、非常了解的社会形态。

……如果现实让我不熟悉,那就赶紧修改现实,而不是我去适应现实。

只不过大顺本来就是土地私有制、自由买卖、基本政府无干涉的放任主义政策当然是被动的,不是不想管,是管不了,但凡有点强势政府的能力,也不至于国库收入和没有印度北美也不收税的英国差不多。

在国内确实引发了诸如土地兼、工商业不振、财富迅速集中之类的情况。

但在南洋,从商业利润的角度,却因为大顺自身的发达手工业,效果出奇的好。

虽然刘钰嘴上整天胡扯自由放任主义引申出的自由贸易体系,听起来和扯淡差不多。

但其实,某种程度上,大顺现在的这种对欧洲贸易状态,恰恰是自由贸易理论的祖师爷斯密·亚当等一批英国最早的经济学家所设想的最完美的中国贸易模式。

以后世整被打上“欧洲18世纪全面领先”这个思想钢印、打上“英国叩开中国国门就是为了自由贸易”这个思想钢印,来理解的18世纪对外贸易情况,是很难理解这个时代的。

甚至完全不能理解18世纪,中国商品将欧洲逼成什么样了。

更不可能知道法国东印度公司,历史上没有刘钰给他们指点人参貂皮贸易这个点子,他们要绕路去南美走私以获取对华贸易的白银。

以至于有一条专门的法国秘鲁中国好望角法国的对华贸易白银走私航线。

大卫·休谟这样的哲学经济学大佬,在这个时代,这么评价过中国的手工业:

【前往中国的遥远路程,是一种天然的阻碍……】

【假使中国只近在我们身边,如法国或者西班牙,那么我们所使用的一切都会是中国的。】

为什么大卫·休谟会拿中国说事呢,因为在亚当·斯密之前,也就大约是这几年,英国爆发了一场关于“自由贸易”还是“重商主义”的大讨论。

这个讨论的中心,就是围绕着中英贸易的。

大顺西洋贸易公司第一次成功对欧贸易,更是直接加剧了英国的这场大讨论,使得自由贸易和重商主义,瞬间分出了胜负。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