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新顺1730 > 第六七三章 猜疑链(下)

第六七三章 猜疑链(下)(5 / 6)

只不过,刘钰真的是高估这些盐商了。

他本就存了这些盐商死前肯定要搏一搏的心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防的就是盐商搞反击,闹得非常难看。

而且他又不知道吴敬梓去给这些盐商分析了情况、出了一个实际上最可行的主意。

这些盐商考虑了海商集团的崛起,却没考虑另一个问题:皇帝可能把整个大顺最赚钱的两件买卖——不比大顺朝廷收土地税赚的少——交给同一伙人吗?

所以如果刘钰知道了吴敬梓出的主意,一定会觉得说不定还真有可能成功。

但他不知道,也更不可能知道盐商否了这个想法,而是采取了最保守的策略。

即把希望寄托在朝廷不改。只要给了钱就不改上。

如果刘钰知道,他肯定会笑着骂一句废物,觉得真的是养废了,这他妈和等死有啥区别?

可他并不知道。

而且又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并且他内心考虑的角度,从一开始就明白海商的势力已经够大了,而且是新兴阶层,皇帝会本能地担心,不可能再给更多的利益了。

加之他知道大顺的下一步战略是南下打印,是以这本身就又是加强海商势力的过程,而势力在必然扩张的前提下,皇帝更不可能把盐在给交给群势力越来越大的群体了。

在此信息基础上做思考,他就根本没考虑过盐商考虑的那种“替他人作嫁衣裳”的可能。

是以,当说客说到盐政改革可能遇到的偏远地区的问题时,在信息不同的猜疑之下,刘钰第一时间就觉得,盐商可能会在这个地方切入,对抗改革。

这场改革,从一开始,刘钰就不觉得私盐贩子是主要问题。

而且,明显的,这场改革想要成功,那么其政策的关键点,一定是“化枭为商”。

换句话说,大盐商认为的主要因素,实质上在这个思路的改革下,是直接被化掉的。

但是,这只是化掉已有的大部分走私贩子,即便他们能够提供市场信息、销售路径,但想要和大盐商对抗,只能是一支强势的、以朝廷为后台的力量。

否则,是赢不了的。

但刘钰也不得不承认,朝中那些支持盐政改革的人,想的简单了,并没有完善后续的诸多制度,使得漏洞太多。

这也就是在这个时代,放到后世,人都从资本厮杀中杀出来的,这么多的漏洞,能直接捅破了天。

本来他并不是掺和进盐政改革中太深,但从考察了淮南盐场给皇帝写了第二封奏疏之后,刘钰也只能把这场改革扭一扭了,扭到一种他希望的模式上了。

既不同于朝廷内那些改革派的模式、也不同于旧的总承包商的模式。

这些盐商既然拿这个他认定可能会出问题的地方说事,刘钰心道这也正搔到了痒处,便怕你们不玩呢。

不过既是要玩,那也顺势把一些漏洞补上吧。

如今盐商既已出招,刘钰心道这倒也好,便笑道:“如你所言,这最大的问题,也就是远处行销,小商无力承担资本,反倒导致私盐泛滥?”

“那若是行改革之事,却无这个问题呢?那你们还有什么可说?”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