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林和曹庆熏还真有点忍不住了。但是,却还没像陈老爷预料的那般,马上就要爆炸了。
准确的说,是一群尚有良知,没有被士大夫那一套蒙蔽的有识之士们都在隐忍,暗暗积蓄力量。
是的,大宋朝还没烂透根子,有人颠倒黑白,也有人能明辨事非。
心存正道的,不光是和赵维关系好的老相公。
其实,若没有张简之领着世家大族这般支手遮天,这些有识之士也许还没这么深的感处。
和陈宜中、陆秀夫当初的想法差不多,那就是现在的大宋挺好了,挺蒸蒸日上的,何必用教改来撼动基业?
可是现在一看,不是味儿了。这时候,他们才明白宁王的远见在何处。
放眼大宋处处都是新的,有如一个三百岁的老妇重焕新生,对照千古也是绝无仅有。
可是,这样的欣欣向荣,这样的老树逢春,却交给一帮子腐朽的旧官僚?不荒唐吗?
也许宁王早就看破了这一点,这才借朝廷遭遇难题的机会,来推动教改之方。
不得不说,赵维被收押狱中,反倒让一些有识之士更加理解宁王,佩服宁王。甚至想宁王所想,与文官集团渐行渐远。
而这些人之中,无疑以工部侍郎王仲林、户部侍郎曹庆熏为翘楚。
虽然人数不算多,但是,能量却绝不容小觑。
本来呢,王仲林还想再忍几天,别看他天天和匠人们在一起厮混,吆五喝六,像个莽夫,但王侍郎可真不是莽夫,很是沉得住气。
摸清形势,外加聚拢一批有相同志向的官员一起发力。
到时,看是先把宁王解救出来主持大局,还是直接掀桌子重提教改之务。
结果,王侍郎一个没忍住,提前爆炸了。
事情是这样儿的。
宁王被关进了宗正寺,几位亲近之臣也都受到了牵连。教改自不用说,已经是无人提起,就当没这回事儿了。
可是,朝庭施政还要继续,张简之新晋提拔的官僚亲信,与之前的老臣们还要同朝为官。
这期间,没有什么狗血的狗仗人势,拿老臣不当人。
都是读书人,也都是聪明人,吕师留也好、其他官僚子弟也罢,这点智商还是有的。
对待老臣,能不招惹就不招惹,见面也是客客气气,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
这期间,也就吕洪生跳了一点。但在兄长的安抚之下,也知道什么该收敛,说白了,智商都还在线。
就算要排挤谁,那也等站稳脚跟,彻底掌控局势之后再说。
一上来就逮谁干谁那种,连奸臣都不配,顶多叫二愣子。
甚至可以说,张简之提拔的这些人,除了教改,还有教改牵连进去的人之外,谁也没动,让人挑不出毛病。
这也是陆秀夫、陈宜中至今还能隐忍的原因。
王侍郎和曹侍郎最开始没有站立场,没有支持宁王,现在这般更是没理由跳出来。
本来一切都还过得去,可是今日早朝,吕师留上奏一事,却把王仲林惹恼了。
吕师留上议,要废除宁王建立的匠人人奖励机制。
原本有重大技术贡献,朝廷除了财富奖励之外,还有酌情赐官、封爵的赏赐。
像是鲁班候王五郎,甚至是宁王和几位相公抬骄游街,风光无限。
而吕师留言,大宋新收玛雅数十城,还有奇布查三王,以及西雅图、新都、五湖城三座北方城池,疆域甚广,民族甚杂。
如今的情况,连从小读书识政的文官都难以应付,那些只识技术的匠人更难为官。
而如果只赐闲职、闲官,那不就要重蹈旧宋覆辙,再行冗官、冗费之弊政吗?
所以,吕师留建议,剔除匠人有功授官授爵的荣誉,只发银钱奖赏。
说实话,吕师留这个意见真还说的过去,毕竟大宋看冗官这个事儿如洪水猛兽,曾经吃亏不小。
再说了,赵维当初立下授官授爵的标杆,其实也是迫于无奈。
第一,当日除了给钱,没有别的更好的奖励机制,朝廷又急需激发匠人们的创新意识。
第二,是被元朝逼的。
元朝对待匠人的奖赏机制就是封官授爵。大宋要是只给钱,怎么都显着比元人弱上三分。
第三,致知院的评级、评奖机制还没有形成规模。
也就是说,还没有比封官更好的,让匠人感到荣誉的替代品。
你要是致知院评个一等,就跟考了状元一样光荣,你试试。给技术人员官当,他们都嫌耽误他们搞科研。
种种原因吧,造成了现在的匠人奖励机制。
别说吕师留,就是赵维早晚也得提出这条来,改进奖赏方法是迟早的事。
但是,事儿没问题,可吕师留在这个时间节点提出来,那就有些值得玩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