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替汉 > 第三十一章 曹操训子

第三十一章 曹操训子(3 / 4)

曹操说完,又将手中的文书看了一遍,最后脸露笑意,调侃的道,

“昔日讨董,文台义冠中夏,诸侯中,其之功劳最大。

后文台之子孙策声起东南,数年间遂据江东,声名不输乃父。”

“此二人,皆为武勇之辈,一脉相承。吾之前以为孙家概出此辈尔。

不料这孙翊,比起父兄来,武功未现,这小谋一面倒是先显露出来。

但谋略要想发挥最大作用,终究是要以实力为基础,似这讨李文书,或可延误吾一时,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不知其能平定庐江吗。”

曹操认为孙翊想平定庐江不会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就算是能平定,耗费时日也会颇多。

李术非庸人,庐江非小郡。

况且江东还有山越叛乱牵绊着江东的大部兵马。

不知道孙翊是想先平定哪一个。

曹操并不知道孙翊已经兵发庐江了。

虽然江东送来了讨李文书,但发布文书不代表会马上出征,更多的是像一种战前预热。

就像陈琳写就的那封《为袁绍檄豫州文》,是几月前就发布的,但直到现在,袁绍的主力大军还在河北。

而孙翊半个多月前在吴县亲征,曹操也是几天前才知道。

但探子只能探听到孙翊大军北上,至于北上庐江还是丹阳就不太清楚了,要等下一步的探报到来。

想到孙翊是孙坚的儿子,曹操看向坐在诸将中的一位紫服少年,温言问道,

“子桓,若是你为孙翊,面对江东当前乱局,你会如何平叛?”

此时帐中诸将或为曹姓,或为夏侯姓,都是曹操亲族,因此曹操问话并无顾忌。

少年就是曹操如今的长子曹丕。

自从建安二年长子曹昂被张绣所杀后,曹丕就成了他事实上的长子。

无论曹昂生前多么优秀,都已经逝去,曹操是个务实的人,追思曹昂的同时也在培养着曹丕。

曹丕年八岁时,就能属文。稍大后,有逸才,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

同时曹丕还善骑射,好击剑。

是一位允文允武的佳公子。

因为曹丕少而优异,尽管今年他才14岁,曹操也并未将其看作孺子。

况且那孙翊今年也才17罢了。

面对父亲的发问,相貌清秀的曹丕并不怯场,他沉思一番后答道,

“平叛之要在于分轻重,平叛之法在于明主次。江东三乱中,李术者,只图自守,不足为虑,可先安抚之。

孙暠者,以下叛上,行背叛亲族之不义之事,不得人心,就算一时喧嚣,终究难成大患。

反观山越,跨县连郡,拥众数万,他们攻城掠地,气焰嚣张,实乃心腹之害,应当卒除。

若我是孙翊,当先平山越。

山越若平,一可提振己方士气,稳定人心。二可震慑不轨,敲山震虎。

到时再分兵讨庐江李术与孙暠,或可不战而胜之矣。”

曹丕的回答条理清晰,明辨时事,令帐内的许多人都不由得暗暗点头,觉得明公的这位长公子年纪虽轻,见识却已经是不凡。

曹丕回答后就看向曹操,他想知道他一向尊敬崇拜的父亲,对他的这番回答是否满意。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