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替汉 > 第四十章 平越之策(二)

第四十章 平越之策(二)(2 / 4)

有,因为孙权继位后史书记载他最重要的军事部署就是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而且孙权建安五年继位,建安八年才第一次讨伐黄祖,那么中间这三年的空白孙权在干嘛,很明显就是专心在平定境内的山越叛乱。

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来料理山越之事,可见当时江东境内的山越叛乱有多严重,历史上的孙权继位后遇到的山越叛乱之强度应该跟孙翊现在遇到的是一样的。

而那三年恰恰就是曹操势力突飞猛进的时候……

如今孙翊面对着历史上孙权同样面对的乱局,孙翊却不会采用孙权的策略,孙权的策略是以静制动,这个方法的确可以平定当前的乱局。

但只是治标不治本,在孙权的策略下,山越只是定而未除,结果后面该叛乱的还是眼睛都不眨的就叛了,把孙权坑的不要不要的。

而且耗费时间太长,官渡之战绝对是孙翊难遇的一次契机,孙翊不可能耗费那么长的时间来跟山越打来打去的,白白错过了江东最重要的一次机会。

孙翊与孙权不同,孙翊从这次巨大的危局中发现了一个数十年难遇的战机。

这次山越叛乱如此浩大,是很危险,但同时这代表着一点,那就是山越的主力部队,几乎全部从山里出来了!

这种机会对于一直想根除山越祸乱的孙翊来说,真的是太难得了。

危机危机,危险和机会一向是并存的。

不在山里的山越军,这就给了孙翊能够消灭他们的机会。

如果孙翊能将这十万山越军都吃掉,那么山越的军事力量就会为之一空,那么孙翊就能毕其功于一役,将山越与江东的军事力量对比瞬间扭转。

达到可以完全行使诸葛恪那三步策略的地步,从而彻底解决山越祸乱。

机会是有了,那么这个构想有实现的可能吗?

有。

山越军这次敢于倾巢而出,叛乱规模之大远超过往,有个原因就是一直压制他们的孙策死了,他们觉得悬在头上的那把刀消失了,所以气焰才会如此嚣张。

而且这其中肯定有其他势力的添油加火……

但若原因仅仅是这个的话,孙翊平定庐江的消息传开之后,山越应该陆续退去才是。

因为他们趁的就是孙策死了江东人心涣散,而继位的孙翊没有威望,压不住江东人心这个时机。

但是在孙翊平定庐江之后,威望大涨,江东的人心已经慢慢的归拢到了孙翊身上,江东军队的士气也在日益提升当中。

这时候就应该趁孙翊还没彻底整合好江东逃入山中,不然一旦等孙翊整合好了,孙翊一定会组织军队反攻,而那意味着什么,

野战!

山越虽然人数多,但他们毕竟是山贼,没有统一的训练,没有统一的指挥,而与他们野战的可是闻名天下的江东步兵,是训练有素,有优秀将才指挥的正规军。

野战那不是找虐嘛。

这不是臆测,而是之前的江东将领用血的战功证明的事实,山越当初也和江东兵马野战过,结果,挺悲惨的。

所以后来山越就学乖了,有机可乘就打,没有机会就退入山中自保,尽量避免江东兵马硬碰硬。

但有这种先例在的情况下,山越此时却反常的没有按照惯例退入山中,事出反常必有妖。

孙翊综合各种已知的信息得出了一个判断。

山越缺粮了!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