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汉奸臣 > 第一百六十一章军议

第一百六十一章军议(3 / 3)

“不过敌军的优势却在于骑兵较多,机动性强,且敌军多以羌胡为主,士卒勇悍,若是现在与他们决战,恐怕胜败难以预料。不如以持重为主,先以小股兵力与敌交战,慢慢积累优势,等待战机。”

张温闻言点了点头,心里却不怎么满意。

这一次皇甫嵩之所以被免去统帅之职,除了有张让、赵忠二人的谗言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因为皇甫嵩与叛军相持了几个月,久久没能取得胜利,期间反而打了一场大败仗,所以引起天子的不满。

而等到后来董卓等人击败北宫伯玉时,那时免去皇甫嵩的诏令已经下达,难以更改了。

如今张温担任大军统帅,他可不希望自己也因为迟迟不能取得胜利而被免职。

所以段增的建议显然不能让他感到满意。

这时,陶谦站出来道:“段校尉所言不妥。诸位都知道,朝廷为了平定去年的黄巾贼之乱,已经花费钱粮无算,如今朝廷八万大军汇聚在此,每一天人吃马嚼都不知要消耗多少钱粮。若是拖延的时间越长,对朝廷的压力也就越大啊!”

张温、袁滂等人听了纷纷点头,他们都是文官出身,当初朝中那场是否要放弃凉州的辩论,他们也曾参加。

虽然他们都属于主战派,反对放弃凉州的提议,不过对于朝廷面临的困难他们却知之甚详;以朝廷如今的局势,根本就拖不起,拖得越久,越容易出现变数。

段增却道:“陶大人所言有理,不过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越是想尽快击败敌军,就越不能心急,否则容易为敌所趁。”

“更何况,我军固然拖不起,但敌军同样拖不起,如今三辅地区大旱,又出现大面积的蝗灾,各地残破,庄稼颗粒无收,叛军难以从当地获取足够军粮,又能坚持多久呢?”

“此外,敌军远道而来,若是拖延日久,其士卒必然思归。等到敌军撤兵之时,我军再奋力反击,必能轻易取得大胜。”

陶谦依旧摇头道:“但若是按照你所说的,又要等到什么时候敌军才会撤兵呢?而朝廷又将花费多少钱粮?八万大军汇聚于此,又有什么意义?天子那边若是见我等迟迟没有动静,又该何等失望?这些段校尉难道就没考虑吗?”

段增听了一时间也有些哑然。

对于陶谦当初为何那么敌视他,段增在向夏育请教后也算搞明白了,原来当初段颎担任司隶校尉期间,曾经帮助王甫等人打击士人,陶谦那时候就曾遭到牵连,所以对段颎极为不满,连带着对段增也没什么好脸色。

当然,陶谦这人还算正派,虽然敌视段增,但他从来没有想过使手段报复他,此时提出反对意见,也完全是出于公心,并非故意与他作对。

这时,右扶风鲍鸿站起来道:“大人,末将觉得是否要立即与敌军决战,这个还不好确定;不过将大军主力调到美阳来,这一点却势在必行。”

“当初我军兵力较少,而敌军兵多将广,势大难敌,所以皇甫将军选择避敌锋芒的策略,将主力留在槐里,只以少量兵力牵制敌军。但如今我军的实力要超过敌军,若是还将主力留在美阳,这未免有些说不过去。”

“此言有理!”张温点了点头。

槐里距离敌军太远,将主力留在这里,很难把握敌军动向,所以张温原本就打算将主力都调集到第一线去,此时听了鲍鸿所言,顿时大为赞同。

接下来,周慎等人都各自说了一下自己的意见,大部分人都更加认同陶谦的意见,觉得应该趁着现在汉军占有优势的时候,与敌军展开决战,而不是靠坚守来退敌。

唯有董卓依旧一言不发,张温也懒得再询问他。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