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澳洲风云1876 > 第1121章德意志现状

第1121章德意志现状(3 / 4)

这份沉重,这份失落,这份无助与心灰意冷,何止一个“惨”字了得

德国马克币值狂贬,即便曾经富裕的容克军事贵族家庭,也没有足够的钱财购买面包,不得不变卖古董财宝,房屋田地,只是为了在这个乱世里活下去。

大洋帝国八大银行联手进入德意志帝国,他们与遍及德国城乡的当地旧货行联手,以原先15甚至110的低价大肆收购曾经昂贵的古董家私,城堡别墅,田产商铺,城市屋宅,大举进军银行业。

这其中

就有大洋帝国皇室基金,家族基金和发展基金等世界级机构的手笔,从金融领域掠夺财富,挤占德国金融市场,就像曾经在美利坚所做的那样。

对大洋帝国而言

德国的工厂,学校,机器设备和煤矿钢铁资源一钱不值,与其花费昂贵的代价万里迢迢将这些东西运送回国,莫如搜罗高科技人才,教育家和学者,以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为首的一大批著名学者,纷纷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大洋帝国的豪华邮轮。

迄今为止

法国人还满足于占领德国重工业区,派出大量的人手拆卸德国人工厂设备,英法两国为德国每年无偿的数千万吨煤炭配额争的不可开交,大洋帝国压根儿也不要。

为啥

这是因为大洋帝国每年出产的优质煤炭就高达5亿多吨,位居世界第一,并且创造了数百万个工作机会,为重工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充沛动力。

德国的这点儿资源,在大财主面前那就是个渣,压根儿都不屑得要。

大洋帝国将柏林帝国大学一半多的教职员及其家眷打包带走,还有其他德国世界著名大学的教授学者,都可以免费获得前往大洋帝国的邮轮船票,一应食宿全包,并且可以得到一份高薪稳定工作。

承诺就是那么简单,但吸引力无与伦比。

如今在大洋帝国,由帝国和皇室分别投资的20多座高等学府正在拔地而起,基本上50万人口的二级大城市,都会拥有一座以上的高等院校,需要大量高素质教育学者。

不仅仅是在德国,在奥地利,在巴黎,在米兰,在伦敦,都有数量不同的高级知识分子前往大洋帝国,谋求一份稳定而高薪的教育科研工作。

这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给予了大洋帝国与欧洲方向交流的宝贵机会。

数十万帝人选择留在欧洲发展,与当地年轻而漂亮的女士共结连理,尤其以法国为主,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民间力量。

而在德国,高薪的帝国官兵同样是德国姑娘的最爱,由于德国马克的急剧贬值,一名三级军士的收入,就可以轻松负担起在柏林拥有联排别墅居所,中产阶级以上的富裕生活。

因为这些帝国官兵拿的是大洋帝饷,发的是币值坚挺的金洋,原本战前一块金洋可以兑换10马克,一块银洋兑换一马克。

可是由于战后德国政府大量印钞,导致马克急剧贬值,如今1金洋可以兑换670马克,1银洋兑换69马克。

这还仅仅是当前的汇兑比价,在柏林和慕尼黑的外汇黑市,马克的汇率就像雪崩一样狂泻,金洋、英镑这样的硬通货当真一钱难求。

实际上,帝国驻军士兵压根也不要掏出钱来,就有大堆的德国姑娘愿意跟着走。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