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十分害怕战争继续下去,为了求得停战,决心不惜任何代价。
于是1895年4月17日,赶忙按照扶桑的旨意改派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以美国前任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前往扶桑国马关(今下关)与其首相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进行谈判。
4月20日双方在春帆楼会见,正式开启了和谈,这比原来历史上推迟了一个月时间。
北洋水师虽全军覆灭,但是辽东战场争战方酣。
李鸿章要求议和之前先行停战,日方提出包括占领天津等地在内的四项苛刻条件,被李鸿章断然回绝。
4月24日会议后,李鸿章回使馆途中突然被扶桑浪人刺伤,扶桑担心造成大洋王国干涉的借口,自动宣布承诺休战,于30日双方签订休战条约。
休战期21天,休战范围限于奉天、直隶、山东各地,实行全面停战。
在此期间,日方代表以胜利者的姿态,继续进行威胁和讹诈,美国顾问科士达则设法怂恿李鸿章赶快接受条件,以便从中渔利。
5月1日,日方提出十分苛刻的议和条款,包款战争赔款3亿两白银,割让东北三省和台湾澎湖列岛,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驻扎,设立租界等苛刻条款。
李鸿章断然拒绝日方条件,只同意赔款3000万两白银,开放沙市、杭州二地为通商口岸,这与日方的立场相差极大,双方谈判不出意外的破裂。
扶桑人的贪婪胃口被一一证实了,此时李鸿章表现出极为强硬的态度,电示国内由北直隶巡抚顾致学所率2万新军进入通县布防,另外紧急从两广地区调集30营新军,计1.5万人弛援京津。
除此之外,将调集淮军,湘军共计60个营头,准备打一场京津保卫战。
并且和大洋王国洽商购舰事宜,拟购入驻扎在琉球王国的“白虎”号重巡洋舰,以及其他6艘新锐4000吨级巡洋舰,准备将其并入广东水师行列把战争进行下去。
大洋王国积极响应此项军购,甚至将“白虎”号重巡洋舰开到了津门要地以做展示,这都给扶桑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强硬口气有所变软。
别看扶桑人在谈判桌上极其蛮横,其实外强中干,巨大的经济压力已经让其撑不下去了。
经过多轮谈判
5月11日,伊藤博文提出日方的最后修正案,其条件非常苛刻,并对李鸿章说:“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李鸿章问:“难道不准分辩?”
伊藤博文回答:“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其方案为战争赔偿一亿两白银,割让东北三省和台湾澎湖列岛,开放沙市、苏州、杭州三地为通商口岸,条件有所缩减。
李鸿章苦苦哀求减轻勒索,但均遭拒绝。
5月14日,大洋王国外交大臣唐绍仪联合法国,德国出面调停,将战争赔款压低到6千两白银,割让东北三省和台湾澎湖列岛,开放沙市、杭州二地为通商口岸,并且开始对日方施压,威胁可能出售给清国战舰,助其迅速恢复实力,不排除各国共同出兵干预。
各国都在打自己小算盘,在列强环伺之下,扶桑国终于心虚了。
扶桑政府纠结了一周之后,终于同意缔结合约。
5月19日,清政府电令李鸿章遵旨定约。5月2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又称《春帆楼条约》)共11款,并附有“另约”和“议订专条”。条约的主要内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