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12月7日
由埃塞俄比亚的马科涅诺公爵联合2000名虎门雇佣兵,在位于安巴—阿拉吉的战斗中获胜,意大利军第二次打了大败仗,损失惨重。
1895年12月16日
中南半岛
法国殖民军队与越国边防军发生小规模交火,双方各有数人死伤,此事立刻引起英、德、俄、美及大洋王国的关注,通过外交渠道纷纷发出照会,希望双方保持克制。
越国特意邀请英国和大洋王国领头发起外交斡旋,尽力缓和越北局势,避免战火涂炭生灵。
英国愉快的接受了外交斡旋请求,在于大洋王国进行会商之后,确定于新加坡召开国际会议,调停法国西贡总督府与越国之间的矛盾。
1896年初,(光绪22年)
清政府开始筹借第二期对日《马关条约》赔款,为了争夺这块大肥肉,英法德俄全都参与其中,分别对清庭施压。
一时间,各国列强注意力全都被吸引到远东地区。
经过激烈的争夺,英德集团压倒俄法集团,取得了列强对清政府的第二次借款权,为此,英国公使馆一连举行了三天的庆祝酒会,以庆贺这次胜利。
1896年2月10日
由赫德代表满清总理衙门,与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在北京签订了《英德洋款合同》(又称《英德借款详细章程》)。
《英德洋款合同》共十八款,其中主要规定:
借款总额为一千六百万英镑(合银一亿两,按照一英镑6两6厘银兑换)以九四折扣(94%)交付,年息五厘,限三十六年还清,不得提前或一次还清。
满清朝庭以海关收入作担保,偿还期限内,满清海关总税务司职位必须由英国人充任,从而使英国获得了控制满清海关行政三十六年的保证。(注,此为史实)
为什么欧美各强国都抢着借钱给满清政府呢?
这里面的奥妙就是巨额利息,想必很多背负贷款的人都知道,年息五厘借36年,本息是要翻上一倍的,再加上以94折扣交付,这样算来利息还不止五厘,可谓打的一手好算盘。
所以欧洲列强不但要借钱,还要多借钱,满清朝廷若不借钱就是不给面子,那是要发飙的。
英国人为此争得头破血流,公开扬言;这次如不向它借款,将不惜诉诸武力。
您瞧瞧这个德行,有没有一种强买强卖的味道。
只可惜谁都没料想到,满清政府撑不了那么长时间,早早的就垮台了,此乃后话不提。
这笔巨额借款还没捂热,满清朝廷根据此前的政府间协议,就划出了560万英镑(合3500万两白银)给大洋王国,另行划出384万英镑(合2400万两白银,之前已经支付过1200万两头期战争赔偿,这为第2笔)给扶桑国,作为《马关条约》的最后赔款。
原本计划3~4年才拿到的战争赔款,一下子全部到账,真是幸福的烦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