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澳洲风云1876 > 第836章模范牧场

第836章模范牧场(4 / 5)

“那就好,早去早回吧,路上注意安全。”

“好嘞!”

打过了招呼,6辆货车先后开动起来,一辆又一辆的呼啸而过,向着墨尔本的方向驶去。

卞春松开着车继续前行,从这里远远的能够看到星星湖微波荡漾的狭长湖面,高耸的城堡与原来完全不同,这是后期重新建造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外墙面用大块红色山岩铺砌,高高的尖顶分外显眼,在碧水蓝天下宛若画卷一般。

皇冠-流星轿车很快驶入星星湖牧场的中心街,这里早已不是旧日光景,宽阔的柏油马路贯穿中心街,道路下面修建了完善的下水设施直通星星湖,完全就是一个小集镇的规模。

中心街两边有很多商业设施,全长约有700余米,居住着千余人,全都是牧场的雇工,其中七成以上都是从大陆移民的卞氏族人。

原本的木质城堡并没有废弃,转而用作牧场管委会工作场所,管委会主任是远房族叔卞守礼,他是一个非常讲规矩的老派生意人,把牧场经营得相当红火。

星星湖牧场总面积28.4平方公里,约7700英亩(4.6万公亩),在墨尔本算是较大的牧场之一,如今开垦的耕地约占牧场土地的一半,差不多有4000英亩,种植核桃、苹果、葡萄,大麦和油菜,广泛使用了农业机械生产,极大的节省了人力。

牧场拥有自己的小型农机修理站,铁匠铺,面粉厂和榨油厂,还有一个规模不小的葡萄酒厂,生产星星湖牌葡萄酒。

说起来,卞春松男爵不愧为学霸,对经营牧场很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一步步的开垦土地将效益最大化,已经将这里经营为远见闻名的“模范牧场”。

这个荣誉可不是自己封的,而是维多利亚州“美丽新农村运动领导小组”颁发的荣誉,有一个算盘那么大的铜牌子,就挂在牧场管委会门口。

星星湖牧场之所以能够入选“模范牧场”,还在于其规划合理,环境整洁优美,牧场居民幸福感高,邻里关系和睦,从物质和精神层面都能反映出较高水平,代表了未来牧场发展的方向。

在维多利亚州数千家牧场中,星星湖牧场算是规模较大的牧场,能够与其相媲美的也只有不到100家牧场的样子,但做的比他更出色的屈指可数。

在维多利亚州,它是最早大规模引用农业机械化设备生产的牧场,最早开展多种经营的牧场,最早在居民聚集区建设下水设施的牧场,各项工作都做在了前面。

其种植的2600多英亩大麦,每年能提供超过3000吨优质面粉,面粉厂大量收购附近牧场的粮食加工,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创造近十万英镑纯利润。

榨油厂每年生产能力470多吨,葡萄酒厂每年卖出数万瓶葡萄酒,这都为牧场带来了丰厚收益。

星星湖牧场还有一家存栏三千头猪的大型养猪场,定期向墨尔本屠宰场供应活猪,充分利用了牧场的桔杆饲料,面粉厂的大麦糠,酿酒厂的葡萄酒渣也是非常好的猪饲料,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牧场羊群和牛群的规模连年压缩,但是却有一个140多匹马的马场,圈养着从西亚地区高价购买的阿拉伯纯血马,每一匹都价格不菲。

卞春松在南非做军事观察员期间,与索马里州方面的很多头面人物搭上了线,通过关系弄到了30多匹阿拉伯纯血马,万里迢迢地运了回来。

几年的辛勤打理,才有了如今马场的规模

要说卞春松经营牧场的眼光犀利,周边的牧场主没有一个否认的,他是第1个种植核桃的牧场主,十几年下来已经发展到400多亩核桃园,生产的核桃皮薄肉厚,果肉紧实,可以榨油,而且是食品厂最欢迎的干果,制作果仁巧克力必不可少。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