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根本就理解不了经济到底在这个过程当中充当了什么样的作用。
深深的看了一眼霍刚,李世民让自己努力平静下来,然后他才认真的问道:“我承认……你说服我了,但是除了这些的话,200万贯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可以多授权几家,比如说一些面积比较大,人口比较多的道,多授权几家门阀世家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将资金平摊下来,每一家其实没多少前,他们愿意花钱去买一个未来。”霍刚微笑着开口道。
时代在进步,社会也在进步,所有的进步都是建立在经济流通的情况下的,而霍刚这样的行为其实就是在促进大唐经济流通的最关键的一点,政府想要花钱最快的办法是什么?而且花钱的同时还能刺激经济的最快办法,就是搞基建!
后世07年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国内能够以恐怖的速度翻身并且经济不断上扬,跟四万亿基建计划脱离不了关系。要知道08年的时候国内才两条高铁,而且高速公路也没有多少,在13年后,中国的高铁里程是多少?同时又修建了多少高速公路?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多少机场?
可以说13年的时间里面,光是砸在基础建设上面的钱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基础建设这一招在任何一个时代都管用,但是前提是要保证百姓的利益,不是采用徭役的方式,而是采用雇佣的方式进行基础建设才行。
“这个我可以同意,但是有一点,你要跟我说一说这里面的一些道理。”李世民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
“道理很简单啊,其实就是一个经济流通的道理,最简单的,这些门阀世家愿意花钱购买,是他们看到了水泥的未来,这一点他们绝对看的到,因为对水泥来说,用处太大了,道路,桥梁,房屋,堤坝,甚至包括烧制瓷器所用的窖炉等等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可以用到水泥。”
“而这样庞大的用量可以说是无限的,它是消耗品,所以这东西稳赚不赔的生意,一个家族拿到了就意味着,他们家族的后人如果不自己作死的话,几乎可以一直吃下去。”
“反而钱对他们来说就是个数字,因为他们很清楚,钱没了他们很轻松可以赚回来,但是这样的机会却不是每天都有。”
“所以不要说200万贯,就算是300万贯,他们也会买,甚至愿意在他们其他的生意上面让出一部分利润给你,然后将这个技术买回去。”
“而钱到了大唐的手里面,除了用来购买大汉技术的之外,大唐朝廷自己剩下的部分你们不可能放到国库里面烂掉,都是要花出去的,如果他们不愿意买,陛下你完全可以做个保证,就是保证大唐朝廷手里面的钱有相当一部分会反过来购买他们建成水泥厂之后生产出来的水泥。”
“这对他们来说,意味着钱又回去了,他们肯定会愿意的。”
“而这些钱实际上不可能一次性回到他们的手里面的,因为他们建设水泥厂需要工人,而因为一次性建设太多的水泥厂,同时为了保证产量,他们的薪水给的价格不可能太低,这方面的话,我相信陛下你也可以规定他们要对百姓的薪水给的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