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秦以武立国,军功赏赐之丰甲于任何功劳,这些文官平日里也少不得沙场觅封侯的诗文,但真正让他们参与到行军中来,就已经叫苦不迭,更何况现在遇到连日阴雨,又担忧去了南方感染疾疫。更加上揣摩出赵和真正意图之后,他们更不敢与赵和的意志彻底抗衡,在短暂的抵抗之后,便放弃了原先的立场。
自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放弃了自己的立场,至少陈阳觉得,自己并没有放弃立场。
因此,在众人都以为事情就此定下之时,他反而站了出来。
“陛下,迁都之举,动摇国本,臣今日虽然不得不在此,却希望陛下与诸位都记着一件事情,陈阳是不赞成迁都的!”他用沙哑的声音说道。
不过旋即他又道:“只是陈阳势单力孤,亦不能反对迁都……阳为三是御史近两年,唯一一次‘否’,便在今日。”
他说完之后,自己孤身立于帐中一隅,抿嘴不复一言。
他的话确实有些扫兴,甚至让不少大臣都露出讪讪的神情,不过终究是没有一人走过去陪他站着,相反,在稍稍静默之后,众大臣又开始进言。
所有进言的内容,都与如何营造洛阳有关。
在这些大臣的话里话外,洛阳被称为“东都”,显然他们虽然不再对抗赵和的意志,可也给自己留下了一条小小的尾巴。毕竟洛阳还只是东都,大秦的京城仍然是咸阳,或许有朝一日,赵和改变主意,又回到咸阳呢。
退一步说,再不济,咸阳也可以改称西京,朝廷总得在西京置留后,甚至在此养上一套官僚班子,给众人的仕途又多添一条出路。
这又是一点不耽误正事的私心,只要能尽快将东都之事办妥,这点点子的利益交换,赵和并不在意。
因此很快,众人便议出了决定:此次南征,赵和于洛阳总督全军,以刘遇为将,领两万军支援曾灿——这样一来,所动用的军力物力就可以大大减少。
然后为了方便赵和于洛阳发号施令,改洛阳为洛京,为大秦东都,并河南诸郡为应天府——这应天府一项是赵和授意下决定的。作为与应天府相对应,原本京畿的关中之地,将改为司隶府,原来的齐郡、北海、胶东等郡合并为山东府等,而西域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合并为安西都护府,在行政级别之上与司隶、应天、山东相当。设应天府、司隶府和山东府只是第一步,紧接着赵和将根据需要进一步调整大秦的行政规划,将如今多达五十余个的大秦郡调整为四十二府,外加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和安羌五个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治所在大宛,安北都护府治所在龙城,此二者将直接面对火妖与犬戎,是为大秦边疆防御的第一线。安羌都护府治所放在吉雪沃塘,此都护府一则作为安西、安北的侧翼,二则防止火妖如同在大宛那样翻过高原雪山对关陇、蜀地进行突袭。安东都护治所在乐浪,其主要作用则是控制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临屯郡四郡之地,同时以此为据点,监控东海诸岛上的赢吉势力,既要防止其坐大,又要避免其为土番消灭。安南都护府治所设于日南郡,其主要使命有三,一是开发当地,使其可以接受来自大秦本土的移民——这片区域作为应对大秦今后人口增长的移民区域而存在,毕竟有开发江南、广南的经验之后,对于秦人来说,开发安南都护府治下之地,比起寒冷的犬戎草原或者风浪滔天的扶桑诸岛难度要稍低一些;二是防备骊轩人和火妖通过海道来袭,在南海一带建立起海上防线;三是经营南海诸岛,取岛上香料、金铜、水果等以供大秦之用。
若说四十二府的愿景表明赵和一统大秦的决心和治理天下的想法,那么五都护府的设立,则体现出赵和陆海兼顾、经营域外的战略了。此时朝堂之中,虽然对于迁都之事存在意见分歧,但对于经营域外却几乎完全一致。这一来是因为丝绸商道等对外商路给大秦带来了丰厚的利益,足以引起朝臣们对大秦疆域之外的兴趣,二来则是因为火妖之事逼迫原本已经渐驱内向的秦人不得不睁眼看疆域之外的天下。
这些自然是长远规划,对如今大秦中枢来说,最迫切的事情,还是赶紧赶到洛阳,避开这又冷又湿的天气。因此在这行军帐中商议出一个大概之后,紧接着,众人便开始确定洛阳作为东都的营建方式。
即是在洛阳择地新建一城,还是利用原本的洛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