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房间的陈舟,只觉得克罗斯这家伙,肯定是能够理解自己的。
毕竟,他确实是花了更多的时间,才把规范场理论的研究,给搞定的嘛。
要是再算上课题论文的话,那他到现在,都还没有全部搞定呢。
可不就是太慢了吗?
想到这的陈舟,情不自禁的叹了口气:“唉,被克罗斯这么一夸,反倒是把我愉悦的心情,给夸没了一半……”
克罗斯大概从来不曾想过,有一天自己发自内心的惊叹,反倒会降低别人的愉悦。
这……跟谁说理去?
随着电脑屏幕开机动画的完成,陈舟也收回思绪,不再多想。
他开始将注意力,放在电脑屏幕,那打开的word文档之上。
只不过,此时的word文档之上,还全是空白。
想了想,陈舟双手落在键盘上,轻轻敲击着键盘,写下了这篇论文的标题——
《基于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的新理论研究》
在论文的撰写上,陈舟比以往每一次,都要显得格外谨慎。
倒不是因为他对课题的研究内容,还有什么疑虑,也不是因为他需要构思论文的主体框架。
只是因为,他想要把大统一理论的内容,和这个新的规范场理论之间的关系,给完全解释清楚。
因为这个新的规范场理论,并不是最终的大统一理论。
这个新的规范场理论,顶多可以算是大统一理论的前哨。
它如同先前的弱电统一理论,以及诞生了标准模型的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一样。
这个新的规范场理论,预言了新的粒子。
只不过,这预言的新的粒子,被验证的可能,是在陈舟所打开的新物理之门内。
也就是说,陈舟的新规范场理论,除了建立在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之上外。
这个新的规范场理论,还建立在陈舟先前所建立的迭代中微子理论上。
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给串联了起来。
除了这些之外,陈舟所完成的新规范场理论,也正如他跟李振邦说的那样。
对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将具有理论指导的作用!
陈舟丝毫不怀疑,这位科技部门的李局长,在看到自己的论文后。
会赶忙找到自己,跟自己重提可控核聚变研究的事。
对此,陈舟想的也很简单。
就看挑战任务的完成情况如何了。
整整花了三天的时间,陈舟完成了这份,在他看来足以打破基础科学停滞的研究论文。
做了最后一遍筛查后,陈舟打开了《物理评论快报》的投稿网站。
毫无疑问,这篇论文,只有这个物理学界的顶刊,才配得上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