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铁骨 > 第151章 琉璃(第二更,求月票)

第151章 琉璃(第二更,求月票)(2 / 3)

也正因为深知其中的利润,朱明忠才会命人从山东的博山请来最好的琉璃工匠,琉璃生产开始,琉璃生产因技术和原料的限制,自古至今仅京师和博山两处设有作坊。博山的琉璃唐代开始成批生产,明代初具规模,并日益繁荣。当然,朱明忠想要的并不是琉璃,而是玻璃。

为了生产出玻璃,朱明忠命人在徐州开采石英砂岩,并将其粉碎加工的硅砂作为玻璃的原料。这是因为的天然硅砂质量比较差,一般是使用石英砂岩作为原料,而徐州有着丰富的石英砂岩资源。至于生产玻璃所必须的天然纯碱以及芒硝,都是从河南购进的,南阳自古便是天然纯碱的重要产地。

生产白玻璃的原料并不复杂,生产工艺也不是问题,只需要对传统的琉璃生产进行改进,就可以生产出白玻璃,但是想要生产出朱明忠心中的平板玻璃,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窗外飘着雪,雪花落在半敞的窗口,因为室内温度的关系很快那雪便融化了,那玻璃窗映着室内的彤红,相比于外间的寒冷,厂房内的温度却因为窑炉、退火炉的关系,高达二三十度,虽是寒冬可厂房中的工匠却依然穿着单衣,在炉前忙活着。

在厂房中,一名工匠拿着铁制的摊平锹围着摊平台,将刚刚从摊平炉上取下玻璃迅速摊平,而在工人的忙碌中,一块块平板玻璃从摊平台中取了下来。

“……吹筒摊片法的工艺过程是:将铁吹筒探人池炉内,蘸取少量玻璃液,取出后一边拈转,一边通过吹筒吹气,使玻璃液慢慢膨胀成球形,然后放置到半球形铁槽内继续转动,使球形圆正。铁槽内有少许冷水,起降温作用。同时,用水冷却吹筒的另一端,以便于把持。等玻璃稍微冷却后,再将吹筒探入池炉,二次蘸取,这样重复多次,直至玻璃液成为直径达二十公分左右的球时,将其放到一个瓢形铁槽内,一边继续用水冷却吹筒的下端,一边从上端吹气,使球形逐渐涨大,成为空泡。吹制过程中,要时时转动吹筒,使球形空泡薄厚均匀。如果玻璃温度降低,则再将吹筒深入烘炉加热,使玻璃泡变软。此时,将吹筒悬空垂立于深地槽中,从上端吹气,玻璃泡受重力影响慢慢坠入地槽,形成筒状。

这时的玻璃筒厚薄并不均匀,一般底部较厚,顶端较薄。但玻璃筒已冷却凝固,不能再吹,将其再入烘炉加热,待熔化变软后取出,在深地槽内摆动旋转,同时吹气,使筒壁厚薄均匀。如又冷却,则再入烘炉,如此反复,最后吹成一个长约二米多、厚薄均匀的玻璃筒。玻璃筒吹成后,通过冷热相激使其产生暗纹,再边转动边轻击,去其底部,从吹筒上卸下;再用同样方法截为数段,将每段纵剖,最后入摊片炉将筒形摊成平板玻璃……”

目睹着这些从博山请来的工匠如何将玻璃吹制成型,然后再将玻璃摊片,一直默默观察着玻璃片生产过程的朱明忠,此时已经在脑海中反复将曾看过的玻璃生产工艺与眼前的工艺贯通起来。

虽说就“吹筒摊片法”来说,其描述本身来看这种方法实施起来很容易。然而当朱明忠建了这个工厂去实践这个过程的时候,才发现这句描述大大的弱化了制造中对技能的要求,只是简单的几百字,并不能完全道出平板玻璃制造的关键。

就像眼下,虽说玻璃厂的工匠大都是从博山高薪请来的工匠,对于吹制玻璃并不陌生,而且吹制的过程看似顺利,成功的制造出了一块块平板玻璃,但是朱明忠知道,这些玻璃,就没有几块合格的。

甚至最初的几十次试验更是毫无悬念的失败了,要么根本做不出大圆筒,要么制出的玻璃同样也是厚薄不均,甚至就连同摊开,也会时而碎裂。

“实在不行,就直接上平板浇注法逄了!”

无可奈何的看着地上多出的成筐的碎玻璃,还有一块块厚薄不均,镜面有结块的玻璃,朱明忠暗自寻思着。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